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章 庄子(1 / 2)

第三十章 庄子

临丘位于京城西郊二十里处,那一片附近全是京中达官置办的产业。</p>

程府在临丘的庄子是当年隆庆帝赏下的,程钦回京后,便将庄子交给叶老夫人的族人打理。</p>

庄子边上有条护城河的分支绕过,程钦得空偶尔会去那里钓鱼。</p>

程时也跟着去过几次,他最难忘的就是庄头吴汉带着他去打兔子和獐子,然后在田里挖个坑架上火,剥皮去骨直接就烤了吃――他还不到可以参加狩猎的年纪,故而极为热衷这种打小猎。</p>

程时骑着一匹小母马,不快不慢地与马车并行。</p>

马车上的小帘子被撩起,程曦肉嘟嘟粉嫩嫩的小脸凑在车窗上朝外看着。</p>

田野间是连天的油绿,在程曦看来可谓壮观,她小脸上不免就露出了震撼的神色。</p>

程时见她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模样,忍不住嗤鼻:</p>

“小九儿,小七小八若知道你能跟着我去庄子上,只怕得羡慕死!”</p>

府中宾客纷至,所有人均留在府里招待作陪,只除了整日跟着程钦的程时与程曦――横竖他们接口跟着老爷子,谁也管不着他们去了哪。</p>

程曦闻言,好不容易才忍着没翻白眼。程时也不想想,是谁磨着她去求的祖父,才被应允跟着来庄子上!</p>

她不理程时,回头看了看闭目养神的祖父,把到嘴的问话又咽了下去。</p>

昨日祖父与宋先生的谈话,她一字不漏听了个全。</p>

对于父亲想要上书一事,祖父是不赞成的,觉得此时新政刚起,各项弊端还未显现,矛盾也未激化,贸然上书只会被有心人当枪使。</p>

祖父的意思是让父亲先做好最坏的防范打算,至于上书……若真的事态爆发,则看朝中动向而定。</p>

林涪一党进言,不动;淮青一党进言,亦不动;若江浙官员上书,则上书附之。</p>

晚上程曦翻来覆去的想着所谓的新政。</p>

从只言片语中推断,从前实行了几朝几代的赋税制度变了,以往百姓按照朝廷规定的份额缴纳粮食以作税收,如今似乎朝廷不收粮了,改成了收银子。</p>

祖父与父亲都担心新政有问题,问题应该就在百姓将粮食换成银子的问题上。</p>

新政在江浙一带试行,而江浙多富贾。</p>

宋先生说,几大粮行联合起来囤积米粮操纵粮价是轻而易举的事。如此一来,原本百姓只需上缴十石米粮,现在可能需要用十五石米粮才能换得上税的钱银。</p>

她想起前世宁王被废黜太子,也与昭和十三年天降大灾有关。</p>

那一年夏,北方连旱数月,滴雨不落,而南方则大涝频发。到了八月宫里办中秋宴时,莫说每年上供的金秋大闸蟹不见影踪,便是云南那边也不见送来各色珍品菊。</p>

宫里妃子和诰命夫人们有那知道形势的,便聊起了这场天灾。</p>

说是当时南北都有流民,有些个地区形势不安稳,故而地方上没法子送上供的物品来京。</p>

程曦当时听了也就过了,不曾入心,横竖少不了她享用就是――彼时她正为宁王新封的良娣表妹而费神,根本无心顾及别的。</p>

如今想来,这百姓断没有不想安稳的。</p>

但凡还有的选,谁也不想做个没有户籍的流民!</p>

那场天灾最后没有走向休养生息,而是演变成覆天夺朝的起兵,定然是茅盾愈演愈烈的结果。</p>

却不知这一切,与税收新政是否有关系。</p>

可惜程曦敲破脑袋也无法想起,这新政最后是全国实行,还是中途废除了。</p>

“小九,”程时忽然唤她,手挥马鞭指着前方道,“前面就到了,你看!”</p>

程曦探出小脑袋,远远望去,只见连片的碧绿田野中隐约可见瓦墙。</p>

程时一打马奔上前去,立时便有车队中的一名护卫打马跟上。</p>

程钦睁开眼,撩起帘子看了一眼后放下。他转头,见程曦巴巴地望着外面,便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