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民国之燕燕第140节(1 / 2)





  学校里不缺天才,但大多数天才并不会把自己的天才之处写个牌挂身上天天宣传。大部分人只知道某人很厉害,可到底有多厉害,那就不知道了。

  有祝教授与代教授两人的铺垫,施无为的形象立刻就光鲜起来了。

  代教授还嫌这不够,继续说:“施同学跟着我学了四年,通学德语、俄语、法语、日语、英语。”

  这下,屋顶都要被掀翻了。

  所有人看施无为的眼神都不対了,把施为无搞得浑身冒汗,紧张的不得了。

  可他还不能坐下,因为戏肉不是他。

  紧接着,祝颜舒笑着说:“接下来,我要请另一个人站起来了。”她対着杨玉燕笑了一下,然后指向杨玉蝉:“这是我的大女儿,杨玉蝉。跟她做过同学的人应该认识她,她今年就读了第四年大学了。”

  杨玉蝉站起来,向大家问好,介绍自己:“各位好,我是杨玉蝉。”

  在教室里的学生中,认识杨玉蝉的人很多,哪怕以前不认识她,在经过她与马天保“轰轰烈烈”的爱情之后,也都认识她了。

  还有人以为她已经嫁人了呢,没想到她竟然还在学校,一时议论纷纷。

  杨玉蝉把挨着她坐的杨玉燕拉起来,笑着说:“这是我的妹妹,她叫杨玉燕。”

  姐妹俩站在一起,都能看出她们长得很像,是亲姐妹没跑了。

  跟着,代教授笑着说:“这位小杨同学,是一个远胜施无为的天才。她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学会了日语、英语、法语、俄语和德语。”

  跟着,杨玉蝉与代教授都坐下,接下来是杨玉燕和施无为的舞台了。两人当着教室里所有同学的面,很快的用日、英、俄、法、德进行了一场対话。

  底下的学生中有人能听懂其中一两门,但全能听懂的就一个都没有。能听得懂的人都目露惊讶之色,迫不及待的与身边的人分享。

  既然她的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说得这么好,那剩下的她肯定也都会啊。

  何况还有施无为站在旁边,杨玉燕能跟他“势均力敌”,必然是真才实学!

  两人表演完毕,底下鸦雀无声,一个天才,只会引起众人仰望;两个天才就显得天才有点像大白菜了,众人中有想得多的不免去想:说不定我也是一个天才?只是还没有发掘出来。

  祝颜舒趁机赶紧做结案陈辞,拔高立意,总结大意。

  祝颜舒大声说:“各位,不管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不管你是什么出身,什么民族,什么来路,想要去做什么。我做为一个教授,只対你说一句话,请发挥你身上的长处,将其钻研到极致,你将拥有対抗一切的武器!将会无所畏惧!”

  代教授和校长等人赶紧带头鼓掌,教室里响起掌声一片,这节课就此圆满落幕。

  一下课,以傅佩仙为首的女同学就把祝教授给围住了,她们迫不及待的要跟祝教授深谈一番,借她的人生智慧解一解心头的疑惑。

  还有人想寻小杨同学讨教一番,但人头攒动,小杨同学不知是不是个头不高的缘故,已经是芳踪难寻,一根毛都看不到了。

  代教授去护祝教授的驾了。小杨同学就被亲姐杨玉蝉和师兄施无为护送出教室,趁乱躲回小红楼。

  一进屋,杨玉燕就发下毒誓:“我暂时不出门了!”

  以她俄、德、法只会蹦短语的水平,能在教室里演那么一出大戏,自然是要经过多次练习才行的。

  彼时,她被祝颜舒这么一求,被代教授这么一哄,以为是一场新奇有趣的游戏,既可戏耍众人,又可助亲娘一臂之力,实乃我辈少年不可错过之幸事!

  但现在大戏落幕,她吹下天大的牛皮,方觉出不妥来。

  她坐在沙发上,捧脸道:“这下我怎么出门见人呢!!”

  人人都以为她是两年精通五门外语的天才,哦,上帝,这也太沉重了。

  真·天才施无为干巴巴的安慰她道:“那你就努力学嘛,学一学就会了。”

  杨玉燕瞠大双目:“你当我是你吗!”

  她能学会英语和日语都是取巧的,英语是有上辈子的底子,日语也是在苏纯钧的千方百计下才学会的。

  而且她已经发现了!俄语、德语、法语这三个哪个也不好学!别以为她傻!!

  她已经不想学俄语时,就借着杨玉蝉教她学法语,光明正大的放下了俄语。

  然后她又不想学法语了,就故技重施,借着代教授说德语,她就把法语抛到脑后。

  等她下回再用别的顶了德语,这不就三个都不用学了吗?

  这计划已经只剩下最后一步了,结果现在麻烦了,一不留神就是前功尽弃。

  学渣·杨玉燕拧眉沉思。

  看来,只能先躲个几月,再图后计了。

  第146章 早晨小事

  现在的报纸上仍是每日歌舞升平。

  代教授有读报的习惯,不止是中国的报纸,他还曾想方设法把租界里的英文报纸、法文报纸拿来看——办法就是挑十点以后去租界的酒店大堂喝咖啡吃面包,那时就有一份一周前或两周前的《邮报》看了。

  报童有的会钻进学校里面来卖报。要知道这可是个顶顶肥的活呢!比起在大街上吆喝半天也未必能有一个主顾,在学校里叫一叫,养尊处优、关心国家大事的青年学生们都是很愿意掏出一两毛钱买一份报纸的。

  代教授早上要是起的早,就到街上去走一圈,多半都能碰到报童。他拿着报纸回来,刚好可以坐下吃早饭。

  现在小红楼的早饭有张妈做,做得比食堂好吃多了。

  代教授有了口福,衬衣都变紧了。

  施无为起的更早,他去帮张妈做早饭,张妈就喜欢使唤他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