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民国之燕燕第187节(1 / 2)





  相比而言,苏纯钧是最好的选择。

  苏纯钧:“这样吧,我替她找个去处。她要是真想当丫头,不必来当我的丫头,我送她一场富贵。”送给冯市长,或者蔡文华,都可以。他认识的人里,有不少人家都符合王之娥的需求,也不必非抓着他不放手了。

  杨玉燕与杨玉蝉对视一眼。

  杨玉蝉说:“不行!”

  杨玉燕也叹气:“我们再想想别的办法,再看看吧。”

  跟王之娥交谈过后,她并不讨厌她。可她也拿她没办法。

  进步的思想与先进的知识都不能解救王之娥,不能立刻帮助她化解眼前的难题。

  做丫头?

  还是学习知识,历经艰难与困苦来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是走捷径,还是——

  第204章 有教无类

  王之娥的事不是一例,从创办这个学习班以来,学生们已经受了太多的挫折。

  杨玉燕也没想到。

  她毕竟只是一个嘴炮,擅长将事情描述的看起来很像真的,但事实上却未必会那么顺利。

  她以为她提出的学习班就算不能收进很多学生,但应该是不缺学生的。

  可学生们去招生的时候却屡屡碰璧。

  学生们一开始选择的招生范围就是乞丐。

  乞丐应该是最需要工作的人了吧?

  可学生们满怀热情,分好各自负责的街区,以小组为单位,对穷人和乞丐最多的城区以地毯式的方式进行招生宣传,却被人骗了个底掉。

  他们连回来的车费都被骗光了,没挨打实在是因为人数够多,又都是年轻力壮的男学生。

  原来,真的有丐帮。

  乞丐会抱团这不奇怪,但没有一个乞丐愿意出来工作就很迷。

  事后他们开会分析原因,分析来分析去……似乎原因就是“都当乞丐了,那当然就是不想工作的人啊!”

  有一个乞丐很善良,只骗了他们的干粮,骗完就说不想来学习班,不想学习,也不想工作。

  学生当时还不识人心险恶,热情的劝他:“你工作了就有钱了啊。”

  乞丐:“我不工作也有钱啊。天天躺在这里就有钱赚啊。”

  这还真的无法反驳!

  学生:“你工作了赚的钱才有自尊啊!乞讨来的钱不会让你觉得丢人吗?”

  乞丐:“……”

  乞丐把他们打跑了。

  这个学生在工作会议上大声发言:“我认为给乞丐钱是一种极为不负责的行为!这会助长他们的懒惰!只要所有人都不给乞丐施舍,他们就一定会去努力找工作了!”

  马上就有人反驳:“但有人是真的需要帮助吧?不是所有的乞丐都是太懒才不工作的,那些生病的啊,残疾的啊……”

  杨玉燕马上说:“街头就有人故意把人打残疾控制他们去讨钱。”

  “真的?”

  “天啊!这太残忍了!”

  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想,这个学生是坚定了从此以后遇见乞讨的就不给钱,一口馒头都不给。

  除了好手好脚的乞丐拒绝工作,个别是真的残疾或生病,那就真的没办法工作,就是招来学习班也没用。

  所以这第一次的招生计划,失败。

  第二次,他们把目光对准了穷人,就是普通的穷人,家中没有固定收入,也没有固定经济来源的。

  但这部分的人本来就很勤劳啊,他们本来就一直在工作啊,不管白天黑夜,拼命找活干。

  学生去招生,说想请他们去学校学技术,学会了就可以回来自己做小生意赚钱了,就不用每天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四处找活干。

  穷人看傻子一样看学生:“做生意要本钱的,我哪里有钱去做买卖。”

  学生:“……”

  学生不气馁,继续游说:“可以让你们家的孩子来上学啊,不收钱!“

  穷人摆手:“不行不行,他们在家里要干活的,去上学了谁来干活啊。”

  大人们都出门赚钱了,家里的家务自然是由孩子来干了。所以还没有灶台高的小孩子就要烧灶煮饭,挑不起扁担的孩子也要抱着木桶打水,不管男孩还是女孩,都要带弟妹。手小劲小搓不动衣服?简单,踩着洗衣服就行了,拎不动柴刀?简单,用手把柴折断就行了,折不断就撕开,撕成一片片的木片子,一样可以当柴烧。

  学生茫然的看向穷人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