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民国之燕燕第395节(1 / 2)





  她本意是给中国人开绿灯,没想到降价的车票把日本穷人也给吸引来了。

  虽然这座城市里,日本人是一等人,中国人是二等。但日本穷人的日子却并不好过。

  日本国内一直鼓励日本人移民到中国来,打的主意就是用日本人来占领中国的城市。有不少在日本穷得没有房子、没有土地的日本穷人就这样来到了中国。

  然后就发现跟在日本过得日子差不多。

  跟在日本相比,他们确实可以更容易得到土地,但很快就发现因为他们种地,所以都背上了沉重的田税,种出来的粮食八成都要交给日本军方当军粮。

  当然,钱就是日本军方发行的一种纸币。这种纸币按说,中国的商店没有人敢不收它,中国的商人也没有哪个敢不卖给日本人粮食。

  ——但是中国商店没有粮食。

  于是日本穷人就拿着这种纸币去找日本的粮店买粮。

  日本的粮店就敢不卖他们了,问就说没有,当然你要是拿美金来,那就有粮了。

  日本军方是按人头征税的,收不到钱就揍人,这方面倒是一视同仁了,中国人、日本穷人,一样揍。

  日本穷人发现中国不像他们说的那么美好,税一样很重,肚子一样吃不饱。

  但是,他们不能回到日本。

  因为他们是受到天皇的命令来中国的,没有天皇的命令谁都别想回日本——有钱人除外。

  既然不能回日本,在这座城市里又活不下去,日本穷人当然也想跑。

  但是,他们掏不起火车票钱。

  跟中国人不能离开这座城市不同,日本穷人的问题在于他们掏不起票钱。就算火车站是日本人的了,但是火车票钱可一点都不便宜。而且日本军方很牛,他们给日本人发的是日币,收钱,收的全是美金。

  英镑、法朗、黄金都可以,就是不要日币。

  用这一套,日本军方算是把日本人手里的值钱东西都给榨得干干净净的了。

  所以当祝玉燕专为中国人开设的专列票价降了之后,日本穷人突然发现了这个钱,他们出得起!

  于是蜂拥而至,找黄牛买票。

  祝玉燕找黄牛卖票是为了散布消息,她并没有跟黄牛说过只准卖给中国人,因为她是想送中国人离开。

  现在当然也无法限制日本穷人购票。

  她问苏纯钧:“你说要是车厢里的日本人多了,会不会日本军方搜查的时候不会太厉害?他们会不会顾忌日本人的性命呢?”

  要是这样,那可以把日本穷人当肉盾来保护中国人,让日本军方投鼠忌器,也算是有用了。

  苏纯钧摇头,说:“日本没有爱民如子这个传统。”

  祝玉燕一愣:“什么?”

  苏纯钧:“中国的皇帝有爱民如子的道德要求,各地政府官员也有爱民、悯民的道德压力。但日本的教育中没有这个,他们只有驭民。所以,他们杀起日本人来,应该也不会手软。”

  祝玉燕是第一次知道这个,这可真让她吃了一惊!主要是没想到爱民这个基本道德要求,竟然日本的教育传统里没有。

  不过这也能解释她以前觉得日本很奇怪的许多现象。

  苏纯钧:“反正你也没办法阻止日本人买票,就算了吧。”

  祝玉燕叹气:“也只能如此了。”

  除了日本穷人来买票之外,还有几个以前的“熟人”来找她。

  其中一个是最叫祝玉燕吃惊的。

  于英达。

  她早就想不起来这个人物了,此人应该也清楚,特意将自己的来历,以及与祝家的关系写得清清楚楚,她才想起来此人是谁。

  他是当年她还住在祝家楼时,与祝家打交道的救火局廖局长与廖太太的“朋友”。

  祝玉燕曾听张妈与祝颜舒讲过此人的闲话,彼时她不太明白,现在她就懂了。

  于英达在廖家,干的应该是家养伎的活儿。

  平时在家里服侍老爷和太太,等客人来了,说不定还要服侍客人。

  听说他以前是戏班里出身,会唱两折戏。

  廖家的事,早就随着祝颜舒离开此地而烟消云散了。祝玉燕自己更是已经许久没想起过此人了,他现在找上门来,却为的是求一张出城的火车票。

  看在是家中旧友的份上,祝玉燕并没有吝啬一张票,甚至为了他可能会有的家人,特意多给了两张。

  于英达拿到祝玉燕亲手写的条子,感慨万千。

  他看起来已经完全没有当时的潇洒风采。

  祝玉燕记得他当时出入祝家时,不是开着福特汽车,就是穿着西装,样貌就是与苏老师相比都不落下风。

  他人生得俊俏,又愿意花钱打造一副公子哥的派头。

  但现在看起来就像一个老人了。

  头发花白,身形消瘦,衣服是旧衣,不大合身,打着补丁,现在已经是八九月的天气,热得很,他还穿着一件破了洞的毛线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