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那片星空,那片海(网络版)第10节(1 / 2)





  厨房的一面窗户朝着庭院,一面窗户朝着院墙,正对着一大片开得明媚动人的三角梅,搬一把舒适的椅子,坐在窗边,待多长时间,都不会觉得难受。

  我戴着耳机,听着mp3,看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这是爷爷的藏书,我来爷爷家时,它已经在爷爷的书柜里了,是比我更老资格的住户。

  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天晚饭后,爷爷会要求我朗诵一首诗,一周背诵一首。刚开始,我只是当任务,带着点不情愿去做。可经年累月,渐渐地,我品出了其中滋味,也真正明白了爷爷说的“一辈子都读不完的一本书”。每首诗,配上作者的生平经历、写诗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字词典故的出处,细细读去,都是一个个或荡气回肠、或缠绵哀婉的故事。

  我没事时,常常随便翻开一页,一首诗一首诗地慢慢读下去。是非成败、悲欢得失、生离死别,古今都相同,读多了,自然心中清凉、不生虚妄。

  我读完一页,正笨拙地想翻页时,一只手帮我翻过了页。我扭过头,看到吴居蓝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坐在了我身旁。

  我摘下一只耳机说:“没有关系,我自己可以的。”

  吴居蓝看着书,漫不经心地说:“没事,我也在看。”

  我反应了一瞬,才理解了他话里的意思,“你是说,你要和我一起看书?”

  “嗯。”

  如果这是一本武侠小说或者玄幻小说,我还能理解,可这是唐诗,连很多大学毕业生都不会拿来做消遣读物。我不禁怀疑地打量着吴居蓝,他专注地盯着书,眼中隐怅、唇角抿叹,应该是心有所感、真正看进去了。

  我暗骂自己一声“狗眼看人低”,诺贝尔奖得主莫言小学还没毕业呢!我把书往吴居蓝的方向推了推,也低着头看起来,是王维的《新秦郡松树歌》:

  青青山上松,

  数里不见今更逢。

  不见君,

  心相忆,

  此心向君君应识。

  为君颜色高且闲,

  亭亭迥出浮云间。

  一首诗读完,吴居蓝却迟迟没有翻页,我悄悄看了他好几眼,他都没有察觉,一直怔怔地盯着书页。

  我觉得好奇,不禁仔细又读了一遍,心生感慨,叹道:“这首诗看似写松,实际应该是写人,和屈原的用香草写君子一样。只不过,史籍中记载王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性娴音律、妙能琵琶’,这样文采风流的人物竟然还赞美另外一个人‘为君颜色高且闲,亭亭迥出浮云间’,真不知道那位青松君是何等样的人物。”

  吴居蓝微微一笑,说:“摩诘的过誉之词,你还当真去追究?”

  我听着总觉得他这话有点怪,可又说不清楚哪里怪。吴居蓝看上去也有点怪,没有他惯常的冷淡犀利,手指从书页上滑过,含着一抹淡笑,轻轻叹了一声,倒有些“千古悠悠事、尽在不言中”的感觉。

  他这声叹,叹得我心上也泛出些莫名的酸楚,忍不住急急地想抹去他眉眼间的怅惘,讨好地问:“要不要听音乐?”

  “音乐?”吴居蓝愣了一下,不动声色地看向我手里的mp3。

  刚开始他这副面无表情的淡定样子还能唬住我,现在却已经……我瞅了他一眼,立即明白了,这个时时让我不敢小看的家伙,肯定不会用mp3。

  我把一只耳机递给吴居蓝,示意他戴上。

  吴居蓝拿在手里把玩了一会,才慢慢地放到自己的耳朵里。第一次,他流露出了惊讶喜悦的表情。

  我小声问:“好听吗?”

  吴居蓝笑着点点头,我说:“曲名叫《夏夜星空海》,我很喜欢的一首曲子。”

  两人并肩坐在厨房的窗下,一人一只耳机,一起听着音乐,一起看着书。外面的装修声嘈杂刺耳,里面的小天地却是日光轻暖、鲜花怒放、岁月静好。

  ————·————·————

  晚上,工人收工后,宅子里恢复了清净。

  我和吴居蓝,一个行动不便,一个人生地不熟,吃过饭、冲完澡后,就坐在沙发上,一起看电视。

  我把遥控器交给吴居蓝,让他选。发现吴居蓝只对动物和自然类的节目感兴趣,他翻了一遍台后,开始看《动物世界》。

  我平时很少看动物类的节目,想当然地认为这种讲动物的节目肯定很无聊,但是真正看了,才知道不但不无聊,反而非常有意思。那种生物和大自然的斗争,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斗争,鲜血淋漓、残酷无情,却又惊心动魄、温馨感人。

  这期《动物世界》拍摄的是非洲草原上狮群和象群的争斗。根据解说员的解说,狮群实际上很少攻击象群,因为大象不是弱小的斑马或羚羊,攻击它们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象肉比起斑马肉或羚羊肉,几乎难以下咽,所以狮群和象群可以说井水不犯河水。

  但这一次因为缺乏食物,濒临死亡边缘的饥饿狮群决定捕猎象群,目标是象群里的小象。象群为了保护小象,成年象走在外面,用自己的身体去抵抗狮子们的锋利爪牙。虽然狮子足够狡诈凶猛,可大象也不是弱者,前两次的狩猎,狮群都失败了,甚至有狮子受重伤。但是,面对死亡,狮群不得不再一次发起袭击。根据它们的体力,这将是它们的最后一次袭击,如果不能成功,在非洲草原这个完全凭借力量生存的环境中,它们不可能再发动另一次狩猎,只能安静地等待死亡。

  上千里的追杀,几日几夜的奔袭,没有任何一方可以退出,因为退出就是死亡。我看得十分揪心,不知道该希望谁胜利,如果象不死,狮子就会死,两边都是令人起敬的强者、都在为生存而战。

  最后一次袭击,经过不死不休的残酷厮杀,狮群不但成功地扑杀了一只小象,还放倒了一只成年象,象群哀鸣着离去。

  仍然活着的狮子们分食完血肉,平静地蹲踞在地上,漠然地看着冉冉升起的朝阳。它们的耳朵警惕地竖着,它们的身体慵懒地卧着,眼睛里既没有生存的痛苦,也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是自然而然地又一天而已。

  我被震撼到了,因为它们的眼神和姿态何其像吴居蓝——无所畏惧、无所在意的冷淡漠然;警惕和慵懒、凶猛和闲适,诡异和谐地交织于一身。

  吴居蓝却没有任何反应,甚至字幕刚出来,他就按了关机,准备睡觉。

  我循循善诱地问:“看完片子有什么想法?”

  吴居蓝漠然地扫了我一眼,说:“没感觉。”

  突然之间,我真正理解了几分吴居蓝的别扭性格。

  他从不花心思处理人际关系,一句无伤大雅的小谎言就能哄得别人开心,他却完全不说。我最初以为他不懂、不会,可后来发觉他并不是不懂、也不是不会,而是,就像那些狮子,并不是不懂得如何去捕猎大象,但在食物充足时,有那必要吗?没必要自然不做,真到有必要时,也自然会做。这是一种最理智冷静地分析了得失后,最冷酷的行事。吴居蓝不会说假话哄我高兴,也不会委婉地措辞让工人们觉得舒服,因为我们的反应都无关紧要,麻烦不到他。可他会告诉江易盛他是我的表哥,因为一句谎话能省去无数麻烦。

  我眼神复杂地看着吴居蓝,他究竟经历过什么,才会让他变成这样?一个人类世界的非洲草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