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主角光环[快穿]第69节(1 / 2)





  司徒怀箬微拱了拱手。

  他虽不在朝中也有听说,靖安司因为北殷变故而颇受责难的事,见到主事大人愁眉苦脸也不奇怪,可惜他也帮不上什么忙。

  北殷风云惊变,他知道的也不多,也无心去探究,只是他唯一想知道的人,就是动用了司徒家的隐秘势力也没能查到。司徒家虽有些背景势力,但也只是在大兴国内,出了大兴,能起到的作用就很小了。

  说不定查到的还没有靖安司多。

  司徒怀箬默默垂眸,尽管他已经问过了秦葭,原来她只是将他从山崖边带了回去,他是如何从山崖下被救上来的,又是谁给他上好了药,秦葭茫然不知。

  是他想错了,他以为秦葭很多没说的是因为她那个神秘师父。而他体贴她的难处,没有多问。而司徒家的人在查过几日出入山间的行踪,也只有偶尔会去那里打猎为生计的秦葭,别无他人,不然,难道还是施恩不望报的山间精怪么?

  但秦葭的话,证实了只是他和司徒家的人没有发现,又有人抹去了痕迹。

  但究竟他在生死之间遇到的那个人,是不是韩菱,司徒怀箬还是想找到她亲口问她一句。

  曾经领他入门授他佛法的心念大师说过,慧极必伤,莫要太执着。

  司徒怀箬并不理解,他只是想要个答案而已,与她是不是北殷暗探,大兴与北殷对立这些没有关系。

  至于问完后该如何做,司徒怀箬没有想过,也不会去想。

  司徒怀箬刚开口,提及‘韩菱’两个字,靖安司主事的脸色就变了,又极为难地道,“司徒公子,此事涉及我靖安司机密,我说不得。”

  主事也觉得有些对不住司徒怀箬,有求于他时,请他帮了多次忙,当问到什么事又不得不将司徒怀箬当成外人。只是此事实在不简单,他也不能随意透露。

  喝完羊汤,主事带着歉意告辞了。

  司徒怀箬神色微怔,能让靖安司主事这般慎重态度,他们应该已经查到了韩菱的身份,而那个身份一定至关重要。重要到被下了封口令,不得泄露外传。

  他有想过,韩菱的身份,大兴暗探尚未查明。

  要么是韩菱回北殷后,一直未有露面,要么就是从一开始就查错了方向。

  大兴暗探纵然潜伏在北殷,只会在既定范围内查探,不可能一个个查过去如大海捞针。

  连靖安司内在最初查探的时候也分成了两派,一是听过司徒怀箬建议的靖安司主事,觉得韩菱既然能号令所有暗探,必然身份重要,另一方认为就算韩菱在北殷身份地位不低,但她已离开大兴,回到北殷,就算查出来了也没什么用,而韩菱的身份已然暴露,对大兴也不再有威胁的可能,等同鸡肋,更加不必投入这么多人手在追查这条线索上。

  结果,在北殷风云期间,知道那位监国公主的年龄等一些特征时,靖安司的人并没有联想到之前在帝都搅风搅雨的北殷暗探。

  但等到大兴暗探不知晚了多久传回的消息,所有人都震惊了。

  韩菱竟然就是北殷监国公主。

  随着穆华翎监国,并对朝廷大清洗,从腥风血雨中一举掌握北殷生杀大权后,有关她的卷宗消息就在短短几日间迅速被收集到了各国有权有势的人桌上。

  殷太后长女华翎公主,自幼聪慧,颇受帝后重视,帝崩逝之时,因染病被送到别苑休养,多年甚少有归京。直到数月前康复,并在殷太后病重之际授监国大权。

  连时间也能隐隐对得上,靖安司的人不禁苦笑,殷太后可真是狠得下心,还是从那么早就开始谋划了。

  皇帝还斥责他们被一女子玩弄于掌心中,靖安司的人只想说他们输的不冤枉,那可不是什么普通女子,北殷的监国公主,诛杀了丞相等不下千名官员,心机手段深不可测,威名赫赫。

  然而皇帝和各位重臣丝毫没有谅解靖安司之前的过错,反而更加震怒了,怪责靖安司无能不力。

  要是将穆华翎留在大兴就好了,哪怕不能杀了她,也绝不能放她回北殷。

  能够一举诛灭叛党,手段狠辣无情,执掌北殷生杀大权,这样的女子怎么可能简单,大兴皇帝和朝臣想到的便是又一个野心勃勃的殷太后。

  更重要的是,穆华翎比殷太后更年轻。

  这次北殷风云唯一暴露的对他们有利的事情,就是殷太后老了,处理起朝政事务来已经力不从心。熬一熬等一等,早晚能拖死殷太后,大兴这边相信在殷太后的阴影下,北殷天子的锐气只怕也要磨没了,不大可能会出兵攻打大兴或南梁。

  没想到殷太后的确是去安心休养了,但却将北殷大权交给了华翎公主。

  而令大兴苦上加苦的是,据探子传回的消息,北殷天子与摄政太后虽不睦,但却与华翎公主自幼感情深厚,多加维护信任,甚至在这次北殷动荡清洗中,不惜将所有骂名都揽到了自己身上,全然不似过去传闻的无心政事的淡泊样子。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那个致命的错误,为什么没有将穆华翎留在大兴。

  比起潜伏大兴时是个定时炸弹,这位回国后掌握北殷核心权力的华翎公主更加可怕,已然成长为更能威胁到大兴危亡的敌人。

  就是这样,大兴这边还不得不捏着鼻子下了封口令,明面上抹去所有原来对韩菱的追捕令。

  之前以为只是北殷暗探,全国通缉拦在关内也不算什么。

  现在人家已经是北殷监国公主了,殷太后退居幕后由穆华翎执掌大权,与天子也是平起平坐,连对各国发的文书上也说了此事,盖的还是监国公主印玺。

  大兴还敢公然发布以她的画像所作通缉令,信不信北殷可以直接以这个理由犯边。

  而就算大兴拿出北殷公主潜伏在他们这边多年刺探军情谋划的诸多证据,北殷那边也大可不承认,说只是容貌相似不足为奇,大兴则是伪造污蔑,故意挑起战乱。

  派出暗探细作,用间这都是私底下的事,即便心知肚明,但明面上大国与大国之间都要互相表示尊重,轻易不能损及颜面,引发外交争端。

  此事攸关两国战事,不能轻忽,连大兴皇帝都得忍下了,朝廷上知道的也是少数。

  故而撤下通缉令的事,还引发了一些不明所以的人争议不休。

  比如之前丧子的蒋尚书,他就这么一个嫡子,所以自小宠溺无度,因为北殷暗探引发的动乱,蒋尚书之子失踪的事也被掩盖了过去,但后来在池子里发现了他儿子的尸体,还被折断了四肢,剜了眼睛,经查明很可能是北殷暗探所为。

  所以蒋尚书也是追查北殷暗探最积极的人,誓要为惨死的儿子报仇。可朝廷不声不响就压下了北殷暗探的事,还要放过那个蛇蝎心肠的人,蒋尚书直接在朝堂上闹了起来。

  皇帝一个不耐烦,直接罢了他的官职,让他在自己府里好好反思。

  难道他还可能为了一个尚书嫡子的命,去质问现在北殷当权的监国公主给个说法,让她偿命。

  就是他的皇子因为调戏纠缠监国公主丢了命,都不可能有这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