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主角光环[快穿]第104节(1 / 2)





  这样说来似乎有些惭愧,她对此世的父母亲人也过于淡漠了些。

  张夫人见萧函迟疑走神,以为她是一时太过震惊,或是不相信这事,心生怜惜,便温声劝慰道,“萧姑娘当年尚且年幼,可能是许多事情都不怎么记得了。”

  其实她记得很清楚,后来在南越待着待着,也没那么迫切想回来认父母,萧函在心里道。

  年幼时是尚无自保之力,可长大之后,约是没怎么把这个身份当回事了。

  张夫人也很有眼色,察觉到萧姑娘并没有认亲的迫切激动,但又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于是温言劝道,“若是萧姑娘有存疑,大可去京城一趟,想必萧姑娘的养父母也会希望你寻到亲人的。”

  若是寻常人可能还不会,但卫国侯和昭华长公主,那可是皇亲贵族,朝中重臣。

  萧姑娘的养父母说不定还会得到太后和陛下的封赏。

  张夫人又道了一句,“昭华长公主生辰将至,还请萧姑娘怜惜侯爷长公主思女之情,与他们见上一面。”

  ……

  萧函最后还是应下了。

  倒不是因为张夫人的话,而是想想此世乃是投胎转世,但她在修仙界待过千年,对父母亲缘这些都显得凉薄些,不大上心,又觉得他们一个是卫国侯,一个是长公主,还有其他孩子,就算失去她一个也没什么。

  萧函在心里也稍稍反思了一下,凡事有因必有果,她游历到大夏才两天,就这么巧被认出来了,许是注定要她了了这段缘分。

  京中的回复很快,而且还调动了在泸州的大夏密探,配合张夫人送那位萧姑娘上京。

  张知州和张夫人自然也没什么异议,这本就是他们所希望的。张夫人在萧姑娘应予后,本还想着让她先到府上住两日,以前不知晓也就算了,现在既然萧姑娘很有可能是明珠郡主,自然不好让她随便住在一家客栈里。

  不过被萧函婉拒了,连张夫人送来伺候起居的仆婢也退回去了。

  在等待京中回信的这两日,萧函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在泸州游玩。倒是麻烦了张知州,要派护卫守在客栈附近,还不能太明显。

  别说张知州,就是张夫人也觉得她不像个寻常女子,普通姑娘家也不会不带任何下人就跑出来玩,不知有多惹眼,还是这般气度这般容貌的。

  其实萧函待了一两日也觉得有些引人注目,还想着要不要换上男装方便些,结果不巧先被张夫人见着了。

  在与张夫人的交谈中,萧函并没有透露多少信息,张夫人也不敢问太多,这些事就是要查也不是由她查,而是京中的那些贵人。

  她递个话便能得到莫大的好处了。相比之下,张知州就有些战战兢兢,毕竟在京中,便是对宣武伯府来说,长公主和卫国侯也是可望不可及的顶级贵胄,生怕一不小心吃了瓜落。得知京中来信,还有临近的大夏密探,他很是松了口气。

  于是就有借口泸州知府张夫人回京探亲一事,而在乘坐的船只里还多了一位贵人。

  此事毕竟属于皇家私事,在未确定之前低调为好,但张夫人依旧不忘提醒船上的家眷比如女儿和几个庶女,还有其他嬷嬷丫鬟,切不可怠慢了贵人。至于贵人身份,张夫人嘴也很严,连亲生女儿也不曾透露。

  张夫人的小女儿有娇气,坐船要坐十天半个月,但最好的房间却是被张夫人安排给了那位姓萧的姑娘,她知道那房间不仅宽敞,布置的也非常清新雅致,临行前,母亲还一再打点过,添了许多闺阁用度,招呼过给娇客住。

  小女儿不免有些怨言,“到底什么贵人啊,还没缠足。”

  她也没有机会见上一面,只听说是个没缠足的女子。单是这一点,就称不上什么矜贵了,想必也登不上什么大雅之堂。

  只一句小声的抱怨,张夫人听后脸色就立刻冷了下来,“母亲同你说的话,你都没听进去吗?”

  小女儿被斥责,有些喏喏。

  张夫人罚了小女儿在屋里抄书,压压她的性子,下船前都不让她出房门,年纪小不懂事也就算了,但若是真的以后在那些贵人面前说错了话,一顿板子都是轻的,更严重的还可能毁了未来的婚事。

  不过想到萧姑娘未缠足一事,张夫人也不免流露出惋惜之意。

  与萧姑娘几次交谈之下,对方不仅待人温和有礼,眼神干净清明,谈吐举止也是从容大方,即便流落在外,也不失皇家气度。张夫人早已不对她就是郡主一事有任何怀疑,甚至对她也有几分好感,也有些担心郡主回到侯府后,难以融入京城贵女圈。京中贵女,讲究颜、形、德、工,哪怕贵为郡主,只怕也会有人在背后笑话。

  第119章 替身明珠

  张夫人的长女素来温柔娴静的, 不仅是照着才女标准培养, 女红和交际处事也都是她手把手教出来的, 凡是张夫人提点一两句,她就知道怎么做。

  张夫人本想着让她去陪陪萧姑娘, 乘船从泸州到京城少说半个月,此番路程难免枯燥烦闷,两个年龄相近的女孩子待在一块, 谈心下棋,抚琴讲诗,还能不着痕迹的告诉萧姑娘一些京中贵女的礼仪规矩, 自然而然还能亲昵起来。

  张夫人倒不是存着贪慕荣华的心思,一路上打点照顾好萧姑娘, 又帮助她知道些京中事项, 毕竟萧姑娘也说是南方富商人家养大的, 不懂这些到京城难免会出些差错。

  她这么做,无论卫国侯还是长公主都会念着她一两分。

  奈何萧函既与张家小姐没什么共同话题, 也没想学这些礼仪规矩, 至于适应京城的生活,萧函压根就没想过, 她仅是去见上一面, 了了此事而已, 又不会久待,何须要适应。

  对张夫人的用心照顾,萧函倒没什么不满意的, 虽然她更喜欢自己慢慢游历一路再上京,但连大夏密探都出现了,在船上还不少,她似乎也不好慢吞吞地走。

  大夏密探,还是她接触南越国家层面的事务时才听说的。

  由大夏二代时所建的皇城司统领,掌宫城出入之禁,周流民间,密行伺察,据说分为明暗两部分,明者属于文官编制,皇帝近臣,负责皇帝身边的护卫安全,暗者负责探听消息,受皇帝之命监视军队,侦察民间民情,官员活动,防备敌国等。萧函那位便宜舅舅还挺喜欢用的。

  虽知道船上有大夏密探,萧函也不喜让他们近身,只对张夫人道自己喜欢清净,无事就不用打扰。

  张夫人自然也不会说什么,吩咐了下去。

  ……

  京城公主府,

  自听说人已经坐船来在路上后,昭华长公主就有些局促不安,心神不宁。卫国侯也担心她胡思乱想的,在朝中请了假陪在长公主身边,别看他沉稳冷静的样子,其实他也存着些希冀和激动。

  正是为了能尽早见到信中很可能是他女儿赵盈欢的那位姑娘,卫国侯才会特地进宫求了一趟陛下,让大夏密探一路护送上京,确保行程又快又安全稳妥。

  “你说,那孩子要是明珠的话,她还记得我们吗?”昭华长公主拉着卫国侯的衣袖道,“她这些年会不会过的不好?”

  但在这事上,卫国侯也说不出什么安慰妻子的话。

  在他心里,哪怕没有郡主这个身份,也依旧是他的掌上明珠,满怀期望一生欢喜无忧的女儿,却在三岁多时便遭遇祸事被歹人掳走,从此音讯全无,生死未卜,不知流落何方,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