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节(1 / 2)





  以后她会让弟弟们都上学,起码要有一技傍身。这样以后的生活才不会太差。

  眼看快到中午了杜雨涵先带着大家来到了一家国营饭店。杜家人都是第一次进饭店吃饭,都觉得很新鲜。

  杜雨涵看着小黑板上写着今天的饭菜和价钱就要了一个红烧肉、一个小鸡炖蘑菇、一个土豆丝、一个炒青菜,又要了几碗鸡蛋汤。

  这个时候的菜量都很大,完全够吃了。

  杜雨涵带了不少干粮就没要主食,而是把自己提前蒸好的大馒头拿了出来。

  现在的天气吃凉馒头也没问题。尽早吃了也免得坏了。

  来到了大城市杜家人都有些畏畏尾,他们都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就是杜连桥一个大男人也是一样。

  但看着女儿毫不畏缩,泰然处之的样子杜连桥有些惭愧。自己一个大男人,一家之主,还不如自己的女儿,遂也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此时已经快中午了,6续有人来饭店里吃饭,许多人也都看见了杜家这一家大包小包一看就是搬家的样子,不过也没有在意。

  杜雨涵把菜和汤6续的从出菜口端到杜家人坐的桌子上说道:“吃吧,吃饱了咱们就去火车站买票,直接坐火车过去。”

  杜雨涵蒸的白面大馒头比饭店里的还好,一些吃饭的人看着自己手里刚买的有些黑的馒头,又看看杜雨涵他们吃的雪白的大馒头,感觉自己手里的馒头有些难以下咽。

  红烧肉饭店做的很好,色泽红亮,香气扑鼻。

  杜家三兄弟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红烧肉。应该说以前在杜家还没分家的时候就没吃过红烧肉。

  小鸡炖蘑菇鸡肉也炖的酥烂,就是小不点杜海盛吃着也容易。

  馒头虽然是凉的但依然十分绵软,有一股香甜的味道十分好吃。

  杜连桥和王玉巧都不知道这些馒头是哪来的,怎么大女儿不声不响地就变出这么多大馒头来。

  他们知道杜雨涵拿回白面的事,以为拿的很少都包饺子给吃了。

  昨天因为着急收拾东西,好多包裹都是杜雨涵收拾的,杜连桥夫妻也不知道包裹里装的是什么,当然也就没见到包裹里装的大馒头。

  杜雨涵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雪白的大馒头杜连桥夫妻都有些惊奇。

  王玉巧问道:“雨涵,这馒头哪儿来的啊?”

  杜雨涵说道:“我这次回来带了一些白面回来,咱们这不是要搬家吗,这白面又重又占地方我就给蒸馒头了,正好带着路上当干粮吃。”

  王玉巧没想到女儿带了这么多白面回来,还蒸了这么多馒头。

  王玉巧说道:“以后可别这样了,你带这么多白面回来,万一韩家那边不愿意了怎么办?咱家吃不吃白面都不打紧,可不能让韩家对你有意见。”

  杜雨涵点点头说道:“娘,您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

  杜连桥也说道:“雨涵,你娘说的对,你毕竟是给人家做活,不能总是惦记着娘家这边。”

  杜雨涵笑道:“爹,娘,你们放心吧。也怪我回来没有跟你们说清楚,我照顾韩阿姨的侄子有工资,这些都是用我自己的工资买的。

  而且那个军人的腿也是可以好的,等他好了我就可以回家了。”

  杜雨涵没有告诉养父母韩秀琴是把她当备胎的事,反正最后韩义先也确实会站起来回归部队,她也就不用当那个备胎可以回家了。这样一说养父母也不用再愧疚了。

  王玉巧一听女儿的话高兴地说道:“那可真是太好了。谢天谢地,咱们是遇到好人了。等那个军人好了你就可以回家了。”

  杜家其他人也都很高兴,杜海峰知道姐姐还可以回家,就盼着那个军人身体尽快痊愈好让他姐姐回家。

  他们都忽略了杜雨涵已经找到了亲生父母,很可能要和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事实。

  全家人吃饱喝足杜雨涵就带着大家往火车站走。

  汽车站离着火车站不太远,到了火车站之后杜雨涵就去售票口问有没有到东北l省c市的火车。

  结果没有直达c市的火车要到京都去倒车,杜雨涵在心里吐槽了半天这个时代的交通。不过也是,现在交通不达是非常普遍的。

  没办法杜雨涵只得先买了到京都的火车票。到京都的过路车倒是不少,杜雨涵买了时间最近的一趟。

  全家人好不容易上了火车才松了一口气。

  王玉巧说道:“幸亏有雨涵你带着,不然我和你爹都得抓瞎。我们根本没有出过远门,连火车票都不会买,到外面都不知道怎么走,估计连车站都找不着。

  这人啊就是得多见见世面,不然连出个门都得迷路。”

  第72章 被欺负的人没影了

  在杜连桥一家坐着汽车往市里赶的时候,杜家老宅的人也现了杜连桥夫妻俩都没有来上工。

  杜家几个兄弟都在心里嘀咕着二房家里出了什么事,怎么最勤快的杜连桥夫妻俩都没来上工?

  杜家老宅的人心里嘀咕了一上午,也跟周围的人打听有没有人知道怎么回事。结果是什么也没有打听到。

  这几个人就商量着中午下工了一起去二房那边看看。万一有好事儿他们可不能错过。

  中午下工到大食堂吃饭的时候依然没有看见杜连桥夫妻,老宅这边的人更加心痒难耐了。

  难道是杜雨涵回来了?不然能有什么事情让杜连桥一家连吃饭都不来了。肯定是杜雨涵带回来好东西了。

  快地吃完饭杜家老大带着几个兄弟和弟媳就奔着杜家二房借住的房子处跑。

  到了院门口就见村支书正在收拾屋里的东西。支书的儿子正在往外搬一张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