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5节(1 / 2)





  第三晚,舅甥两人在一处无人居住的泥潭的浅水区发生一大片挖野生芋头。

  芋头生长的淤泥又腥又臭,站在淤泥里面诸事不便,每一个动作都需要耗费几倍的能量。

  挖了大半个小时,文岚忽然觉得很累,体力枯竭,能量耗尽,整个人关节僵硬,抬不起手,迈不开步。

  看见文岚做事慢慢吞吞,关博睿欲言又止。

  后来,看到文岚搬完两个芋头就停下动作,关博睿实在按奈不住,终于忍不住问出口:“文岚,你怎么啦,是身体不舒服吗?我怎么看你这两天都没什么精神,做事总提不起劲?”

  “啊,没有啊,跟平时差不多呀。嗯,可能是前一段时间太累了,最近想休息休息吧。辛苦了那么久,就当放个假。”文岚在芋头叶子上抹了抹手上的泥,将芋头提到一旁的竹篓里,立在一旁稍作休息。

  “可是,我觉得你的状态似乎不太对劲。算了,你先找块干净地方,休息一会儿吧。这一片芋头长势好,结得芋头也壮实,等我先把这一块挖完再聊其他的事情。”关博睿用袖子抹了一把汗,踩在泥地里,继续挖芋头。

  “我们已经挖了五个芋头,够吃几天的了。要不,今晚,我们早点回去吧。”文岚扯过一片干净叶子垫着,一屁股坐在地上。

  关博睿直起身子,面带诧异地反问:“可是家里已经没有多少米面了,还要半个月才能去粮店买米。家里只剩下杂粮窝窝头、红薯之类的,你不是吃不惯吗?我想着遇到了就多挖点芋头,给大家换换口味。”

  “怎么可能,我之前不是刚加了两斤米进去吗?这么快就吃完了?”文岚惊叫出声。

  关博睿似乎明白两人的认知差异出现在哪里了,他解释道:“我们26号买的那些米面,就是我们整个月的细粮。后面再买,只能买粗粮,而且,现在粮店供应得种类少,我们大部分的粮食额度只能买红薯。成年人25斤或者32斤的粮食定量是指全部食物,以前还能买15斤大米,但是最近粮食紧张,白米有限,现在基本只能买2斤米和5斤面。你加进去的那些米,是不可能够一家人吃的。你没发现,现在一个星期基本上都是大半时间吃红薯和杂粮吗?只是煮饭的时候,每次多放了几把米,看起来米饭多了一点而已。你年纪小胃口差,大家照顾你,让你多吃米饭,少吃杂粮。”

  “什么,那天买的米面就是这个月全部的细粮了?我怎么都不知道,啊,我真笨!”

  文岚回想最近这段时间自己似乎真的比较少关注家里的事情,前段时间一直在抓紧时间处理战利品,最近一段时间忙着帮关博睿抄写那堆资料,似乎真的很久没有留意家里的饮食。

  毕竟,印象中,前段时间才买了米,应该够吃一段时间了。而且,关博睿还时不时借各种名义带点额外的食物回来,当然,大部分来自如意门。

  仔细一回忆,好像姐姐生日那晚的腊肉饭也是大米、高粱和小米的混合饭。只是,风干入味的腊肉,肥肉油而不腻,瘦肉紧实有嚼劲,蒸透了之后,油脂混进米饭里,让米饭也变得油亮丰盈。吃的时候,只记得饭菜甘美无比,根本不记得碗中米饭的具体构成了。

  沉迷于做成一桩大事的骄傲,忘却家人习以为常的艰辛。这样的自己,是不是有点太没良心了?

  自己这段时间,似乎飘过头了。

  静下心来,仔细一盘算,就发生数字不对。

  因为,即便运回百万斤粮食,全国5亿人一平均,每个人新增的粮食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换而言之,自己买回来的那点粮食只是杯水车薪,根本影响不了大局。

  认识到自己不足的文岚,在心里狂殴了自己一顿,站起来,哭丧着脸,挽好衣袖,继续埋头努力挖了芋头。

  成不了救世主,那就,踏踏实实找粮食,努力先填饱家里人的肚子吧。

  作者有话要说:  1990年,内陆11.3亿人,平均每天消费74万吨粮食,猪肉4.7万吨,食用油1.7万吨,新鲜鸡蛋1870万公斤。

  ☆、海虹成岛

  空间里的粮食虽然还有一些,一家人每个月的细粮有限,每次往里添加分量屈指可数。

  次数多了,容易被人怀疑。

  次数少了,根本于事无补。

  即便手里有钱粮,要想找个正当途径让家里人生活得好一点,实在不容易。

  想要提高家里人的生活质量,最彻底的方式当然是提高粮食和农副产品生产总额,从而提高居民粮食总额。

  可是,要从何着手呢?

  被现实殴打了一轮之后,李文岚最近一直在琢磨,究竟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国内粮食生产。

  虽然,专业不对口,但,文岚还是竭尽所能地回忆相关信息。

  中国是个地形非常复杂的国度,三级阶梯,北部平原,南部却多丘陵地貌。即便是农作物,也是差异明显。南稻北麦,东水西旱,发力点各不相同。

  身处迷雾中的文岚,只能用最愚笨的办法,试图从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想起,希望借此散落在记忆中的知识碎片。

  首先,最容易想到的便是关键人物,袁专家。

  李文岚记得曾看过的袁专家个人传记写过,袁专家关于水稻雄性不孕性的论文发表在十年浩劫之前。一群陌生科研管理人员看到了这篇论文后,逐级推荐,使得时任国家副总理兼科委主任的聂荣臻元帅得以看到,并专门发函要求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予以支持。

  后来,这篇论文得到国家科委的重视,并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保护了袁专家。当时,袁专家不重视政治,只专注于业务,被□□被整治。正当袁专家准备被关进牛棚时,当时的工作组在进一步处理其问题并查看他档案时,意外发现了那份函件。了解到袁专家工作的重要性后,工作组王组长决定停止□□,转而支持他的科研工作。

  按照这个时间线,袁专家现在应该还在水稻田里研究水稻,准备写论文。距离发现在海南发现野生雄花败育株,还有差不多十年。

  这,鞭长莫及。

  其次,化肥和各种生产辅助工具。

  这个,文岚似乎依然帮不了什么。

  因为,所有的生产都涉及一系列的工业,不是一两个点突破就可以改变的。我国建国初期,只有两个技术老旧的化肥厂,肥效低得可怜。建国后,国内一直在建设化肥厂,努力地提高化肥技术。但,化肥不是想生产就能生产的。

  氮肥和磷肥都要先合成氨,才能生产各种化肥。而氨最初是为了制造□□,所以,要制造化肥所需要的硬件,其实跟制造大炮差不多,都需要合金钢无缝管。要得到符合高韧性、高抗爆性和抗腐蚀性等基本要求的材料,规模化生产,还必须拥有一流的焊接能力。而这就需要一整套冶金技术,以及一系列高端设备,例如大型电弧炉、高压水压机、大型卷板机等。制造能生产合成氨的高压球罐,就能制造核潜艇的耐压壳。

  这一切,都有待于我国钢材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再次,与粮食生产,关系密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水利工程。

  这个,政府和人们一直都在做,没有一刻放松过。

  当时,国内一穷二白,没有工程机械,人们就用肩抗背抬,硬生生地凭空挖出一条条大水渠。虽然叫做水渠,可实际上有不少水面宽阔,流量惊人。江苏淮安的苏北灌溉总渠,当时单凭人工挖掘,半年多就生生挖出一条水面宽80米,日常水流量达到五分之一个黄河的水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