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章 污泥中可生清净莲花(1 / 2)


告别了索戈一家,回到昭怙厘寺,玄奘发现,一向开朗的道通显得有些闷闷不乐。

“怎么了?”玄奘笑问,“是不是怪师父没带你去索戈家做客?”

“不是。”道通垂下头说。

“那怎么一副不高兴的样子?”玄奘又问,“今天玩得不是挺开心的吗?”

“可是,开心的时间太短了。”

玄奘一怔,这小家伙,你到今天才知道开心的时间太短了啊?

“师父,”道通抬起头来,“是不是索戈也不和我们一起走了?”

“是的,”玄奘道,“这里是索戈的故乡,他已和家人分离十年,现在终于团聚了,我又怎么能让他再跟着我,走这么危险的路呢?”

道通低下了头,难过地说道:“我们从高昌出来的时候热热闹闹的,可是现在,就只剩下了十几个人,道信师兄留在了女儿国,索戈也不走了,真是越来越没意思了……”

“道通,”玄奘安抚他道,“世事无常,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也没有人不会分离。”

“弟子知道。”道通垂首道,“可是弟子堪不破,心里总是觉得不舒服……”

看着这小弟子黯然神伤的样子,玄奘也有些沉默。

“道通,告诉师父,你是不是想家了?”他坐下来问。

道通点点头,眼圈儿不由得红了:“今天和卡吉玩,我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我家有一片很大很大的葡萄园,同邻居家的连在一起。”

说到这里,他仿佛又回到了故乡,回到了童年:“师父你知道吗?每年二月,整个高昌的数万亩葡萄都要开墩,就是将埋在地下越冬的葡萄藤重新挖出来,搭藤上架。那时候我们小孩子也过去帮忙,但阿爹说我小,不用我做活。我就和小伙伴们天天在里面玩,无忧无虑的。可现在长大了,就有了很多的烦恼。师父你说,人为什么非要长大?”

玄奘被这孩子气的问题逗乐了。

“人是不可能不长大的,”他说,“即使知道要面对更多的烦恼、痛苦和更多的无常,也总不能永远是个孩子。其实,大人有大人的苦,孩子有孩子的苦。就像卡吉,他生下来便不知父亲死活,从小得不到慈父的关爱,他不苦吗?苦是永远存在的,快乐也是永远存在的,这就要看你的心是什么样的。”

道通抬起头来看着师父。

“就像你刚刚得度的时候,你觉得自己的心平静了,脱离了贪、嗔、痴三恶趣,你的心是高兴的,欣喜的,就像个孩子,没有烦恼,每天活在快乐和法喜中。可是修持了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原来你的烦恼并没有消失,原来世上还有那么多的苦,甚至越修持就越会发现更多的苦,于是你就失望了,灰心了,就像长大了的孩子。可是就算你想躲避,苦还是要找到你的头上来,那时你怎么办呢?”

“我就通过修行,让自己不再痛苦。”道通说。

“你说的对。”玄奘笑道,“可是,面对那么多苦,光有我们自己修持是不够的,我们要让更多的人感悟佛法,让更多的人脱离恶趣。虽然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苦,可我们让那么多的人快乐了,我们知道他们也在摆脱痛苦,这不就是快乐吗?”

道通看着师父,点了点头。

玄奘接着说道:“我们都知道小孩子无忧无虑,但你不能指望自己永远是个小孩子。我们都知道学小乘佛法也能度自己,但我们不能看着别人还在痛苦中。让自己解脱当然是快乐,让别人也解脱,是大快乐。而这大快乐,是要长大了才会发现。这种长大,不仅是年龄的长大,也是智慧、慈悲心的长大。”

道通明白了:“师父的意思是说,长大了,也没什么不好的。虽然有大痛苦,可也有大快乐。”

“不错。”玄奘道,“你这孩子,果然是有慧根的。”

道通开心地笑了起来。

一早醒来,玄奘就听到门外“呜呜”的风声。

打开门,就听“呼”地一声,强风卷着一团雪尘直扑进屋!

玄奘忍不住打了个冷战,往外看,团团片片,纷纷扬扬,天地之间只剩下了一种颜色。

“师父!”一个女子轻脆的声音在雪中传了过来。

玄奘叹了口气,将这个披着一身雪尘的少女让进了屋。

“伊塔,这样的坏天气,你一大早的乱跑什么?”

“谁说是坏天气了?”伊塔脱下外面的狐皮重裘,将上面的雪抖了下来,“外面可美了!”

她的脸红红的,有哈气从口中阵阵呼出,化作一团团不可思议的雾。

玄奘关上门,将不断往里扑的雪花挡在了外面。

伊塔来到火盆边,把冻得通红的手放在火上烤着,喜滋滋地问道:“师父,你那天看到我跳舞了吧?感觉怎么样?”

“还可以吧。”玄奘说。

伊塔有些不高兴了:“什么叫还可以?难道我跳得不好吗?”

“只能说一般,”玄奘认真地说道,“龟兹的乐舞,大都以佛教音乐为母本,是用来礼敬佛菩萨的。因此,必须有虔诚的信仰、纯净的心境,才能做到尽善尽美。你的心有些浮躁,没有认真学习过佛法,把神圣的礼赞当成了世俗的表演,所以……”

“师父!”伊塔气得大叫起来,跺了跺脚,就不想再理他了。

玄奘淡淡地笑着,自去取了斗篷披上。

伊塔沉默了一会儿,到底还是忍耐不住,问道:“师父,你这是要出去吗?”

“是啊,”玄奘道,“你来之前,我正要去拜望你父亲。”

伊塔一愣,随即笑道:“早知如此,我就不用出来了,在家等着师父就行了。”

“你是骑马来的吗?”玄奘问。

“不,坐马车来的,”伊塔答道,“这雪下得可真大,车夫说他的胡子都被冻住了,他去了客房,要找师父们讨杯热酒喝呢。”

酒是佛门五戒之一,西域的僧人居士也大都奉持,但以龟兹为代表的高原国家却有些例外——由于气候寒冷,一些寺院里会贮藏一些酒,用来招待前来进香的施主。有时,僧人们也会喝一些低度的果酒,事实上,他们从不认为那些甜甜的果浆是酒。

伊塔的身上渐渐被烤暖了,她站起身,重新披上裘衣,随玄奘出门。

玄奘将自己的马牵了出来。

“师父坐我的马车就好了,不用骑马。”伊塔道。

“不骑马,我如何回来?”玄奘问道。

“弟子叫车夫送你回来。”

玄奘摇摇头:“这样的天气,你可真会使唤人。”

“这天气怎么了?比咱们在西域路上所经历的,不是好太多了吗?”伊塔哈着手,开心地说道,“师父你看这天上的雪花,一大团一大团的,像飞来飞去的羊毛,多美!”

“是啊,至少比沙漠好看些。”玄奘苦笑着回答。

其实这女孩子说得也没错,大雪给这座美丽的西域王城披上了一层银盔雪甲,白雪凝结在松枝上,结成晶莹的冰挂,在寒风中“叮当”作响。对于不需要赶路的人来说,确实是难得的美景。

可惜,这样美的风景只能让玄奘感到无奈。

这时,车夫已经从客房里出来,手里还拎着一个铜壶,壶嘴正往外冒着热气。

“这是长老要我带给姑娘的,”那车夫将铜壶递给伊塔,“他说天气寒冷,请姑娘喝几口去去寒气。”

伊塔道了声谢,接过了陶壶,往嘴里灌了一口。

“好辣!”她夸张地叫了一声,又将铜壶递给玄奘,“师父你喝。热乎乎的,喝了就暖和了。”

玄奘将陶壶凑近鼻端闻了闻,眉头不禁皱了起来:“酒?”

“咦?”伊塔奇道,“师父自幼出家,我还以为你不认得这东西呢。”

“这世上哪有不认得酒的?”车夫在一旁笑道,“我猜,师父出家前定然喝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