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八章 你总是猜得这么准吗?(2 / 2)


“玄奘不敢。”

“好吧,”年轻的王妃居然立即收敛了怒容,懒洋洋地说道,“我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好人,不用你说我也知道。可你刚刚不是说,佛法是教化吗?我希望接受法师的教化,这总可以了吧?”

她一边说,一边慢慢坐到他的腿上,顺手勾住了他的脖颈。

玄奘猛地站起身来,可贺敦像一条蛇一样滑到了地毯上。

“说到教化,王妃首先应该学会自重,再学别的。”

“何必那么死板呢?”可贺敦悻悻地坐了起来,却也没显得多生气,“我跟着法师,就算不会念经,但我可以念佛,念佛也是修行,是不是?”

“念佛自然是很殊胜的行为,”玄奘道,“但对于王妃来说,还是要身体力行才好。否则,念的是佛,行的是魔,只怕有百害而无一益。”

可贺敦看着他:“那你倒是说说看,我该如何身体力行呢?”

“首先,王妃应该有一颗慈悲之心,不可随便妄动杀念。”

“然后呢?”

“不要耍坏脾气,不要传递坏情绪,不要示人以坏心情。”

“就这些吗?”

“能做到这些,王妃就是菩萨了。”

“这样看来,做菩萨似乎并不难,”可贺敦笑道:“只是我不杀别人,别人却要杀我,我该怎么办呢?”

玄奘摇头道:“贫僧是个外乡人,初到此地,并没有看到有谁要杀王妃。”

“我是说,如果,”可贺敦媚笑道,“很多人怀疑我杀了呾度,包括法师你。如果有人要杀我,替呾度报仇,也很正常啊。到那个时候,法师能替我想一个不需要杀人又能保住性命的好主意吗?”

“贫僧并没有什么好主意,”玄奘直截了当地说道,“任何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如果你杀了呾度,就要接受因果法则带来的后果。”

“我要是不接受呢?”可贺敦笑着说道,“我可不是圣人,对于我来说,只要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杀多少人都在所不惜。”

玄奘淡然道:“自出长安,这一路之上,想杀玄奘的人有很多,其中不乏有人想出各种自以为聪明和高明的手段,玄奘却从未动过杀他人之心。结果,起杀心的人有很多都死了,而玄奘却活到了现在。”

“那是因为法师有佛护佑。”可贺敦笑道。

玄奘摇头道:“佛陀说,当一个人动了慈爱之念,对方尚未得到你慈爱的利益时,你自己就先得利了;反之,当一个人起了怨恨之心,对方尚未受到伤害,他自己就先受伤了。”

“我倒是宁愿自己受伤,也不愿让那些讨厌的人得了便宜。”可贺敦幽幽地说道。

玄奘微微一哂:“王妃不是想修行吗?若总是想着害人,那便离修行之路越来越远了。”

“我只想做一个事事如意的修行人,”可贺敦道,“可不想做一个事事吃亏的傻瓜。”

“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世间才会有智者和庸者,”玄奘道,“智者有数不清的幸福,庸者有没完没了的烦恼。”

“我知道,”可贺敦道,“可我又有什么办法?谁叫上天给了我那么多的不如意?”

玄奘耐心地说道:“王妃你要知道,投生到这个娑婆世界,没有人可以事事如意,唯有悲智双运的人,才能以如意的态度来面对世界。”

“明明不如意,却偏偏要做出如意的态度来,这不是打妄语吗?”可贺敦问。

“若是‘做’出来的,自然是妄语,”玄奘道,“所以,真正的修行人不会‘做’出如意的态度,因为那样的话,他的心中并不如意;真正的修行人是不管外界如何,他的心本来如意。”

“我却不信,”可贺敦笑道,“我每天都在烦恼,就是因为有太多的不如意。”

“王妃想错了,”玄奘道,“你觉得烦恼,不是因为你不如意,相反,正是因为你有所得。须知,烦恼总是在有所得的时候最容易发生。”

“是这样吗?”可贺敦嘻笑着,“法师的话总是那么与众不同。或许,这世间只有玄奘法师能有一颗本来如意的心吧。”

这女人劣性不改,说着说着,又想往玄奘身上凑。

这一次玄奘没有躲避,他平静地说道:“王妃能否坐好,听玄奘讲个故事呢?”

“好吧,”可贺敦果然坐回到自己的坐垫上,柔声说道,“你这个和尚真是麻烦,不过我喜欢。嗯,我早就听说,玄奘法师是非常善于讲故事的。”

玄奘道:“这是我在瓜州听到的一个故事。”

他开始娓娓地讲述,可贺敦静静地听着——这位年轻法师的声音干净柔和,有着一份穿透人心的空灵,温温的如一杯暖茶,沁人心脾,温润人心……

黑夜里,一人一骑在沙漠中赶路。当骆驼跨过干涸的河床时,突然有一个声音命令他停下来。

旅者翻身下了骆驼,那个声音对他说道:“蹲下去,抓一把沙石!”

这声音听上去极为威严,旅者不由自主地照做了。

那声音接着说道:“捧着它,继续上路。天亮的时候,你将会知道我为什么要你这么做,只是我却不知到了那时,你是高兴还是懊恼?”

旅者又是惊吓又是纳闷,于是握着那把沙石上了骆驼,那声音从此不再跟随。

他在黑暗中不知行了多久,终于等到了一丝曙光。

微弱的光线下,旅者赫然发现,手上握着的竟是一把耀眼灿烂的宝石!

一阵震惊过后,他本能地迅速用双手捧住原来漫不经心的“沙石”,手与心都在颤抖。

然而在兴奋、高兴之后,他却又无端地闪出一丝懊悔,并且这懊悔越来越强烈。

“真是奇怪,”可贺敦听到这里,想都不想地说道,“平白得了一把宝石,还有什么可懊悔的呢?”

玄奘淡然一笑:“也就是说,如果那个人是王妃,处于那种情况下,是肯定不会懊悔的了?”

“当然不会……”可贺敦刚说到这里,又停了下来,显然把自己代入到这个故事中,“嗯,我想我还是会有那么一点懊悔的。”

“王妃懊悔什么?”

可贺敦道:“那个河床上肯定都是宝石,早知道这样,当初为什么不多抓一把?”

“是啊,”玄奘道,“除此之外,那人还在恨自己,恨自己只是漫不经心地握着沙石——上骆驼的时候,还有这一路的颠簸,也不知掉了多少颗?”

“不过,也许还可以补救的,”可贺敦赶紧说道,“立即沿原路返回,或许还能找到那条河床,毕竟那里有数不清的宝石啊!”

说到这里,可贺敦的眼睛不由得发亮了,即使是贵为王妃,那些闪亮的宝石对她依然具有致命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