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805有性格的代市长(2 / 2)


江水流笑道:“常市长,你很有性格啊。”

常宁笑问道:“很有性格?不懂,什么叫很有性格?”

许波解释道:“水流是说,你和他见过的其他领导下乡不一样。”

“呵呵,我不喜欢人山人海热烈欢迎那一套,那是演戏,可我不是演员啊。”常宁笑道。

丁伯群说道:“常市长,对不起,我们也是正常接待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

“老丁,你少来这一套,三王乡政府门口至少有百人,这还算正常?你呀,什么时候也学会搞形式主义了啊?”

看一眼众记者,丁伯群不好意思的说道:“我这不是听说有大记者要来,怕给市长你丢脸么,所以,所以我才找了一些人过来。”

“呵呵,不打自招了,你有一个好侄子,情报工作都做到市委大院去了。”常宁笑道。

高前进陪着笑脸说道:“常市长,既然来了,总得下来坐坐,喝杯茶再走。”

摆了摆手,常宁说道:“老高啊,我这次下来,就是想看你们不愿意给我看的地方,三王乡是个例外,可你们聚集了那么多人,我这人啊,就怕人多,三王乡就免了,你在前面带路,我们直接去北郊移民点。”

打发走高前进,常宁下令开车。

锦江市北郊移民点,是锦江市历届领导心头的一个“痛”。

六十年代初,为了保证锦江城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当时的锦江地区,在锦川市西北的大连山修建了大连山水库,水库在三年后峻工并投入使用,原水库区域内的三千余名山民,集体搬迁到锦江市的北郊,整整三十年过去了,当年下山时的婴儿,如今都已娶妻生子,移民人口增加到将近一万,却始终找不到城市的归属感,这里也成了锦江市最落后贫穷的地方,他们曾经靠山吃山,如今却生活在一块沙石地,每年靠政府的补助和救济度日。

这个移民点甚至没有乡级政府去领导和帮助他们,几十年来,周边的乡镇不愿接纳他们,他们一直被市民政局里一个叫大连山水库移民办公室的机构领导着,这个办公室只有三个人,却要管一万人的吃喝拉撒和生老病死。

丁伯群坐在常宁对面的座位,瞥一眼旁边的记者,看着常宁欲言又止。

常宁说道:“老丁,你看我干什么,是不是想说家丑不可外扬这句话啊,以我看,这种家丑就该外扬,这样才能解决问题嘛。”

新华社记者方青说道:“常市长,丁记,这个移民点我听说过。”

丁伯群问道:“方记者,您是怎么知道的?”

方青说道:“好象是一份内参,题目就叫‘历史的欠帐几时还清’,说的就是你们锦江市大连山水库移民的现状,我记得应该是三年前的内参。”

“问得好,历史的欠帐几时还清,在还清欠帐的同时,该狠狠的抽领导的屁股。”常宁说道。

丁伯群说道:“常市长,据我所知,你是十多年来第一个到移民点指导工作的市级领导。”

江水流问道:“常市长,你能说说这个移民困境形成的原因吗?”

常宁耸了耸肩膀,微笑着说道:“江记者,我不是历史学家,你的问题交给别人去研究。”

江水流又问道:“那么,你是想解决这个历史遗余吗?”

“当然,总不能留到二十一世纪去解决,真要是那样的话,我也该挨板子抽了。”

许波问道:“我也听说过这个移民点,有一个问题我很奇怪,为什么快三十年过去了,这个移民点连个乡级政府都没有呢?”

丁伯群说道:“这个问题我了解一点,当初这三千多山民分属大连公社的五个大队,搬迁的时候比较匆忙,安置下来以后,才想到归属问题,前前后后出了不少个方案,有的人提出还是归大连公社领导,可两地离着二十多公里,不太现实,有的人提出,把移民们分散安置到北郊区的十多个公社去,可山民们不同意,移民点确定后,有人又提出划归邻近的公社,可周边四个公社都不愿意接收,山民们自己提出建立一个新的人民公社,当时的地区行政公署认为移民只有三千人,又不予批准,就这样,互相推诿扯皮,一直拖到八十年代初,当时的大连山水库二期工程刚完工不久,光每年的水力发电就有不少利润,当时的地委领导就把大连山水库升格为处级,划归地区行政公署直辖,这么一来,原来的锦川市就不干了,你们既然把水库拿走了,那这些移民也应该交给你们管,就这样,移民点成了原地区民政局领导的一块飞地,周边乡镇归锦川市领导,移民点领地区行政公署管辖,直到锦江撤地建市、锦川市一分为二拆成两个区后,移民点才划归我们锦北区管辖,但救济款和补助款还是由市民政局掌握和发放……总之,到目前为止,我也搞不清,移民点是归谁管辖呀。”

常宁微笑道:“老丁,你急什么,我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