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五十一章 鎏金珍珠簪(2 / 2)


当年,刘艳与罗信之间的纠葛在幽州城里闹得满城风雨,刘艳的闺名也因此变得狼藉一片。

提起刘艳,幽州百姓都会露出一种厌恶的表情。

在他们看来,就是这刘艳不知廉耻,对罗信死缠烂打,就是不肯放手,给罗信带去了许多困扰。

沈月特地向城中百姓求证,发现几年前确实有这么一桩事儿,在幽州城里传得沸沸扬扬。

据说刘艳自尽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还有人拍手叫好,恭喜罗信终于从苦海解脱。

未曾亲眼见证过当年事,沈月无从判断刘艳与罗信孰是孰非。

但是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看,刘艳一片痴心却不得善终,实在令人惋惜。

只是,当年的刘艳当真闹得如此厉害吗?表白心意被拒,这又算不得什么光彩事,她当真会把这事闹得人尽皆知。

还有,为何刘艳在幽州城的风评如此之差?真的是她自己的人品有问题,还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沈月想到了如今的自己,这身陷流言的处境,倒真和当年的刘艳有些像。

只是她还有机会证明自己的清白,而刘艳却再也不可能醒过来了。

了解了当年事情的始末之后,沈月的心情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沉重。她总觉得,当刘艳的死没有卷宗上记录的那么简单。

沈月把陈年卷宗收起来的时候,忽然听到“当”的一声,有什么东西从夹层里掉了出来,落在了桌案上。

视线望过去,沈月看到了一枚发簪。

金色的发簪精致小巧,其上用米粒儿大小的珍珠攒成一朵含苞待放的花,看起来很是美观。

卷宗里怎么会有一支簪子?

在证物栏里粗略一扫,沈月就看到了这支发簪的来历——鎏金珍珠簪一支,死者刘艳所有。

原来这是刘艳的东西。

凝神细思片刻,沈月心中有了主意。

她把发簪揣进怀里,与李荣打过招呼之后,就出门去了。她要去找刘承宇,打听他口中当年事的“真相”。

……

在国字脸几人暂时落脚的客栈,沈月见到了刘承宇。

大堂人多眼杂,不方便谈些隐秘的事情,沈月便以“发现了新线索”为由,请刘承宇到旁边的茶楼一叙。

刘承宇不是笨人,沈月说有新线索却不带他去衙门,或是去取证,而是到旁边的茶楼说话,他就猜到了是怎么回事。

沈月有话要对他说。

只是刘承宇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会在沈月这里见到妹妹的发簪。

茶楼二层的雅间里,刘承宇瞪着眼睛,死死地盯着坐在对面的沈月,声音凶狠。

“那簪子你哪儿来的?”

就在刚才,刘承宇亲眼看到,沈月从怀里取出了刘艳的发簪,并让他辨认。

刘承宇激动不已,正想拿过来,却又被沈月眼疾手快的收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