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三二章 戏子(中)(2 / 2)

根据秃顶男的描述,当时银行的安保人员和两名武警之所以没有反抗,是因为孙希平许诺会给他们相当丰厚的报酬,而且他自己本人最后会留下来顶罪,所以那些人如果配合他就可以获得一大笔钱。

至于其他人没有反抗,则是因为孙希平说过,他只是抢银行的钱,与无辜的人无关,只要他们不添乱就不会有任何损失。

简单来说,在这一起银行劫案之中,人类表现出了一系列的天性,也可以说是“劣根性”。

心理学上有种现象叫做“责任分摊效应”,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在一条漆黑无人的巷子里,有一个人看到一些小混混在挟持一名女子,那么他选择报警帮忙的几率会有多大?

假如在那条巷子里,有很多人都看到小混混在挟持女人,他们报警的几率又会有多大?

按理来讲,看到暴力事件的人越多,报警的人也就应该越多。然而事实与此相反,当只有一个人看到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他都会选择迅速报警,因为他知道,只有自己才能拯救那个女人。然而当很多人都目睹了这一情况的时候,反而所有人都不愿意打电话报警,因为他们认为不需要这样做,会有其他人报警的。

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屡见不鲜,比如有人落水求救,但是过了很久才有人下水救人。这就是一种责任分散,每一个人都认为其他人会出手帮助,所以自己选择袖手旁观,造成了一种社会很冷漠的感觉。

孙希平利用了这一点,让所有人质产生了一种“事不关己,保持沉默”的心态,故而在随后的时间里十分配合。

至于那几名受到钱财诱惑的人更是如此,他们在孙希平的教唆下产生了一种错觉,就是只要自己不去阻止犯罪者实施犯罪,那么他们就可以无偿的获得报酬,而且这种行为构不成犯罪。

这种想法是错上加错,因为孙希平劫来的钱属于赃款,只要没有物归原主,无论落在任何人手里都是不合法的。可是那些受到诱惑的人偏偏忽略掉了这一点,误以为只要自己保持沉默,就可以分得一杯羹。

人类的自私、冷漠,促成了孙希平的这一次犯罪。

当警方赶到银行的时候,当警方冲入银行的时候,孙希平一分钱都没有带走,但他已经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

他的这种做法,和罗宁如出一辙。罗宁喜欢考验人性,而孙希平则更像是一个疯子,他喜欢玩弄人心!

秃顶男颤抖着解释说:“其实我一开始特别紧张,完全记不住他都跟我说了什么……可是后来他让我放松一些,还说让我在心里告诉自己,我现在就是孙希平。等警方抓到我之后,我只要反复说自己是孙希平,自己是精神病,就一定不会有事,而且我的孩子也不会有事。”

我对顾楠笑道:“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先是利用手枪还有暴力行为让所有人对他产生畏惧的心理,然后又给这些人一线生机,告诉他们只要配合自己就能够完好无损的离开银行。所以人质的心理就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不仅会听从孙希平的话,而且还会对他产生一种感激之情。”

说完这些,我反问秃顶男:“你恨他吗?”

秃顶男说:“不恨……他也是个可怜的人,被社会抛弃掉了,一无所有,所以才会生出了抢劫银行的念头。而且他根本就没有伤害任何人,也没有拿一分钱……”

我说:“可是他想要杀死你的女儿。”

直到听到“女儿”这两个字,秃顶男才算是突然顿悟,开始说道:“你们一定要救救我的女儿啊!”

我说:“放心吧,你的女儿不会有事的。既然孙希平不图钱,也不伤害人质,说明他只是想要一种玩弄他人的愉悦感,这是个疯子。”

一直沉默不语的苏郁对此持反对意见,她突然说道:“我认为还是保护一下比较好,既然是疯子的话,谁都说不准他会做出什么事情。”

顾楠点头表示同意,冷声问道:“你女儿叫什么?”

“廖萍萍,浮萍的萍!”秃顶男焦急的说道。

随后,顾楠通知同事去幼儿园进行调查,对我说道:“真正的孙希平到底是怎么掏出警方耳目的?”

我说:“答案显而易见,警方将银行包裹的水泄不通,那么他能够安然无恙的离开就只能通过一个办法。”

顾楠恍然大悟,说道:“人质!”

没错,孙希平让秃顶男做自己的替罪羊,同时自己戴上了牛皮纸袋,装作人质跟随着其他人质一起离开了银行。而其他人质在获得自由之后满心狂喜,迅速联系自己的亲属,所以没有人跟警方说明这个情况。

这样看来,真正的孙希平应该就是被释放的二十三名人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