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百九十九章 砍头有三规(2 / 2)

我接着说:“当时,据说还有刽子手专门磨钝刀的,这些都是歹毒的阴人,心狠手辣的,专发死人财。”

上刑场前备有两把刀,一把利刀一把钝刀,家属不伺候打点一些银两,就用钝刀砍人,一刀砍不下来,故意砍多几刀脖子才能下来,钝刀多疼啊?

藕断丝连,脖颈黏着歪倒的脑袋,嗷嗷的惨叫,想死都不成,得多落几刀,看着那叫触目惊心,那简直是人间酷刑。

碰到这种刽子手,家属为了能家人走得舒服,都咬牙偷偷打点些银两,出不起钱的,只能眼睁睁看着临死前受罪。

这种刽子手,最是歹毒,从来不得好死,不过那类人作恶,也知道自己什么下场,就贪图一时享乐,哪管以后怎么死?

朝不保夕的,人家不讲究。

这古代的阴人江湖,精彩着呢,三教九流,哪怕是街头卖艺的小把式,也不容小看。

你在古代要看不起刽子手,那是真没什么见识,身边住着刽子手,古代的街坊邻居都得客客气气的敬他三分呢。

我继续笑着说:这刀上有讲究,只是其一,这其二呢,是时间和地点上的讲究。

苗倩倩问我说什么讲究?

我说你知道为什么从古至今,要在菜市场口,午时三刻处斩?

因为午时三刻这个时候,一天中阳气最盛,阴气最弱,不易形成厉鬼,并且这个时候人易犯困,人头落地的痛苦最小。

地点还要在闹市,

在菜市场口,讲究一个“斩首示众”,这其实也是利用人声鼎沸,人多阳气重,那鬼物不好形成。

再加上当时,刽子手加上一口烈酒喝下,喷在刀上,才下刀砍人,酒壮怂人胆,醉醺醺的砍下刀,真是刀在杀人了,这鬼按照规矩也不能来找他。

第三条规矩,砍头不过百。

没有多说的,我爷爷亲口给我讲:这刽子手,砍头过百,断子绝孙!

“以前这刽子手,就那么讲究的?”苗倩倩瞪大眼睛。

我说能不讲究吗?咱们老年间的各种行当,三教九流,手艺都是为了混一口饭吃,各种规矩多,就是为了保证自己能活下去……但是即使那么讲究,那也不一定能活下去。

苗倩倩若有所思。

我说:我干刺青的也不这样吗?古代的时候,咱们小胳膊小腿儿的,给那些梁山好汉,江湖上的绿林好手,冒死纹身,不也是为了混口饭吃吗?古代吃饭哪像那么容易吗?所以之前,白小雪看到别人随便轻生,就看不起……说是吃饱了撑的,也真就是这样,古代多少人拼了命的想咬牙活下去。

入行,要遵循这三条规矩,才能干得安稳。

那王大胆胆子虽然大,却也是一个守规矩的人,干这种行当的,不是胆子大就干下去的,不守规矩的人,死得最快。

“我那姐们给我说。”苗倩倩抽了抽鼻子,安分了一些,说:“当时,这王大胆,跟着自己的一位族叔拜师学艺,下刀够稳,够利索,是东北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快刀手。”

那一年,同治皇帝驾崩,光绪帝继位,历代帝王继位都大赦天下,以显得仁慈,衙门里的活儿不多,但当时李大胆的外甥元宝犯了事,骗财杀人,给衙门叛了一个斩监侯。

处决前两天,王大胆去看他。

人死之前,临死前熬的这一段时间,是怎么个情况?

我听一个陈天气唠嗑过,她当刑警多年了,见过各式各样的,算是见过世间百态了。

绝大多数人临死前,都是崩溃的。

甚至有些硬气的壮汉,在这个时候都痛哭流涕,大小便失禁,甚至一些胆子小的,在牢里哆哆嗦嗦的开始讲疯话,那是常有的……真不是开玩笑。

当时元宝就是这样,在牢房里吓得屁股尿流,痛哭流涕的求王大胆救命。

王大胆揪心啊,又何尝不想救他?

还要自己,亲手砍了自己外甥的脑袋,自己也心痛,不过他的能耐小,也救不了,他一咬牙,就跑去隔壁县里,去见他王家的一位师叔。

这是一位奇人,从血缘上来说,是他远房大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