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1章(2 / 2)


李山望着闺女稚嫩的小脸,摇了摇头,“唉,别提了,一言难尽。”

“您遇到难事了?”

“我是遇到难事。三家佃农跟我要农具,还要大牲口耕田,说我们家的一百多亩地至少四头大牲口,不然地耕不过来,会耽误播种。”李山接过女儿递过来的茶杯将里面温热的水一饮而尽。今日跟佃农说的嗓子都哑了。

“大牲口?您说的是牛吗?”

李山见女儿对此事感兴趣,就耐心讲道:“耕田能用到的牲口最好是牛,只是牛不是我们这种普通人家能够养的。牛一旦病了死了什么的被小人告上衙门,就得吃官司,我们家犯不着冒这个风险。”

大周国律法保护耕牛。

凡是耕地的牛一律在官府登记造册,生死都要禀报官府。耕牛只能老死病死,不能被人屠宰。

如果有人发现主家把耕牛杀死,一旦告到官府查明属实,轻则杖打,重则流放没收家财。

整个长平县养牛的人家就没几户,那几户还是有头有脸的富贵人家。

就连背靠燕王府的江青云都没有在府里养牛,可见牛不是一般人家能够养的。

李如意刚到礼村时就发现村里没有牛,还就此事问过五狗子,得到的答案就是方圆几十里的村子就没有村民养牛。

原因是耕牛受到律法保护,弄不好家主就会被人告上衙门。

李如意道:“我们家不养牛,那驴子骡子也可以耕田。”

“驴子骡子力气小,耕田远远不如牛。”李山坐下来,目光有些迷茫的望着大厅紧闭的门,“春天到了,驴子骡子的价钱上去了,比秋冬贵多了。四匹驴子、骡子,得二十两银子,这又是一大笔开销。”

贫民小家难当,富贵大家更难当。

李家这才二百亩地,李山就得为买驴子、骡子的事发愁。

“二十两。花费是有点多。”

耕田只是一阵子,顶多十天、半个月,之后就用不着驴子骡子了。

那这些驴子、骡子就空闲下来没有活干,还得有人割草或是花银钱买粮食给它们吃,又是一笔开销,就算到时把它们买掉,那明年春耕还得买大牲口,又得花钱。

李如意就算有钱,也不想为了种地再掏银子买驴子骡子。

李山面色怏怏,沉声道:“还有农具也要花银子,我算了一下,合起来得二十三两。”

李如意问道:“以前我们家种地没有大牲口,不一样也种了,怎么现在把地租给佃农,他们就提出要大牲口?”

李山答道:“以前我们家的地少。现在地多佃农少,就得用大牲口。”

原来佃农的地位在大周国仅次于奴仆。

佃农穷的连地都没有,只能租别人的地来种,交了租子剩余的粮食不够自己吃的,农忙之余还得去做工。

以前李家种自己的地不用交租子,这样都不够生活,李山兄弟要去干苦工,佃农比李家更是远远不如,能有口气活着就已是不错。

李家的地由三家佃农租着,每家的壮年男子不到三人,每家要种六十亩地,当然种不过来,需要李家提供大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