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卫家女第72节(1 / 2)





  “你就是李若灵宝?看你这行文比你父小时候好太多了。”

  李若灵宝不像陆明音她们那般锋芒毕露,崔瑶也是第一次旬考出了成绩之后才注意到她,细论起来,她的功底怕是比被郡公夫人一手带大的陆明音还要好些,再听说她从第一天就开始在夜里看书,崔瑶对她这秉性就更满意了几分。

  这才把她的文章拿到了卫蔷的面前。

  看着老老实实垂着眼的小姑娘,卫蔷坐在胡凳上笑着问她:“你在家的时候,读书写字是谁教的?”

  李若灵宝小声回答:“是外祖。”

  年代久远,卫蔷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李承继是娶了司马家的女儿。

  “你外祖是从前太常寺太卿司马循?”

  “是。”

  卫蔷笑着说:“没想到司马太卿的孙女也入了我这府里。”

  司马循曾在先帝朝时任右拾遗、太常寺太卿兼任史馆修撰,也是德行昭昭、才名远播之人。

  “我与司马太卿还有一面之缘,他身子可还好?”

  李若灵宝轻咬了一下嘴唇,道:“外祖……被废王打成了重伤,撑了两年,去了。”

  卫蔷不由得一默,司马循与她外公从前也算至交,再加上秦绪的外公秦朝暮……太宗至先帝前几年,大梁风调雨顺,国库有了些钱粮,恍惚有些前唐气象,文坛也渐有起色,这三人当时都是声名极盛的才子,到如今,只剩了她太公姜清玄一个人。

  秦朝暮死于长安变乱。

  司马循死于洛阳逆乱。

  还有杜明辛的祖父杜让能被申荣所杀,再加上她自己的父亲卫泫……整个大梁的气运汇聚而成诸多风流人物,又随着这些人的惨死而消散,如卫蔷这样见惯了生死的,心中也深深一叹。

  “你外公去后你文章练字都没落下,想来你外公若是知道了,也会觉欣慰。”

  这等安慰人的话对卫蔷来说也是极难得的了。

  李若灵宝低了低头,小心道:“谢谢元帅。”

  “你也不必跟我拘礼,我这有些书信要写回信,你可愿替我执笔?”

  小姑娘点了点头。

  卫蔷带着李若灵宝与崔瑶告别,还未到前院,却见卫瑾瑜带着一皂衣男子人正快步走过来。

  “姑母,霄风阁来人,说有要事汇报。”

  卫瑾瑜身后,那男子一拱手,道:“启禀元帅,霄风阁青州主事林琳琅来报,青州吕氏私盐管事强占盐工田地妻女,盐工吴、李二人带上百盐工以乱石击杀管事,吕氏派五百人围剿……因霄风阁人未敢深入,不知究竟死了多少人,只见吕氏焚烧筐、杵等物,皆带血迹。青州刺史郑衷为助吕氏封锁消息,软禁了北海县令杨知章。”

  制盐的木杵,装盐的筐子上都是血,已可想见其中惨状。

  卫蔷身后的李若灵宝哪里听到过这种惨事?差点惊叫出声,她自己死死捂住了嘴。

  “吕氏。”卫蔷说了这两字,面色已经沉了下来,“霄风阁尽量搜寻其中遗孤,若能寻到立刻送往蓟州……”

  手指在刀柄上摩挲,卫蔷问:“你们有把握救出杨知章吗?”

  “若是动用青州、密州……”

  “罢了,不用。”卫蔷转头看向卫瑾瑜,“燕歌奉命寻人第一处是不是去了密州?”

  卫瑾瑜愣了一下,道:“是。”

  卫蔷一把拉住了身后小姑娘的肩膀,道:“今日得劳烦你多写几封信了。一封信给承影将军卫燕歌,让她赶往青州,见机行事,救出北海县令,一封信给北疆民部、财部、工部管事,青州这么一闹,怕是一两月无法供盐,为防贵盐害民,让他们统筹一番,往德州沧州等地多放些盐,两封信分别给中书侍郎杜晓、河中府陈氏陈仲桥,将此事告知于他们,只说是承影将军在寻人路上得了消息。”

  回头见小姑娘浑身颤抖,卫蔷拍了拍她的肩膀,轻声说道:“你这几封信只要够快,也许能救了几条性命,有不懂的就去问你崔教授。”

  “是!”李若灵宝脸色涨得通红,双手拉起淡青石榴裙转身往崔瑶房中跑去。

  见她走了,卫蔷的神色又凌厉起来,又问那霄风阁信使:

  “郑衷可是出身河阴郑氏?”

  “是,郑衷是礼部侍郎郑裘堂弟。”

  “又是堂弟。”低低笑了一声,卫蔷对卫瑾瑜道,“霄风阁青州势力薄弱,东都城中定然有人比我们先得了消息,我出去一趟,待那小娘子写完了信,你在燕歌那封信上加一句,我欲在东都将吕氏连根拔起,只缺个由头。”

  没有由头,自然要制造由头。

  卫瑾瑜明了其中深意,点了点头:“您放心。也未必用燕歌,一会儿我便到街上走走。”

  卫蔷转身大步向外走去。

  东都城里比她消息更快的有两个人。

  听到定远公来访,尚书令姜清玄手中的棋子差点跌了下去。

  他对面契尘和尚抚掌笑道:“孙儿来访,姜施主甚是惊喜。”

  惊喜?

  惊吓还差不多。

  姜清玄站起身,理了一下衣袍,道:“和尚竟不知道定远公已经是名满东都的恶客?被她找上门的定然没有好事。”

  契尘还是笑:“卫施主在贫僧心中已然是这天下一等慷慨人物,贫僧可看不出她哪里是恶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