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5节(1 / 2)





  绿衣还没转身,就被苏怀瑾叫住了,笑着说:“怎么了?小姐,是不是还有什么吩咐?”

  苏怀瑾眯起眼睛,上下打量起绿衣,绿衣眨了眨眼,起初还觉得没什么,只是后来被小姐打量的浑身发毛,十分不自在,赶紧说:“小姐,怎么了?”

  苏怀瑾挑了挑眉,说:“绿衣啊,燕亲王到底给了你多少好处?就把你给收买了去?”

  她这一说,绿衣吓了一大跳,连忙摇手说:“没有没有没有……”

  绿衣赶紧表忠心,说:“绿衣打小就跟着小姐,怎么可能随随便便被人收买……”

  苏怀瑾笑了一声,说:“哦,我知了,不随随便便,就能被人收买了?”

  绿衣顿时感觉多说多错,说:“绿衣只是……只是觉得,王爷对小姐,似是真的好,所以才……才……”

  薛长瑜不顾大火,冲进火海救出苏怀瑾,还有苏怀瑾重伤的时候,薛长瑜抱着满身是血的苏怀瑾,仿佛疯了一样大吼,那种表情举止,绿衣都看在眼里,觉得若只是为了拉拢苏家势力,或许做不到如此。

  绿衣又说:“再者说了,王爷乃千金之躯,竟然为了小姐,肯下厨房,这是绿衣从未见过的,别说见过了,听都没听说过!还有还有,这些日子,王爷虽然公事繁忙,但是依旧天天儿的,成天儿的遣人过来给小姐送东西,您说咱们这苏宅,什么没有?王爷却生怕小姐渴了饿了,冷了热了,什么事儿不顺心了,所以绿衣才……”

  苏怀瑾听到这里,脸上的笑容已经慢慢凝固,她只不过逗逗绿衣,哪知道绿衣的话,却把她给“逗”到了。

  苏怀瑾复又拿起桌上的书,垂下眼皮,淡淡的说:“行了,你先退下罢。”

  “是,小姐。”

  绿衣赶紧恭敬的退了出去,把房门带上,然后去找苏辰和苏午传话儿去了。

  苏怀瑾觉得,眼下最重要的活计就是赚钱的问题,不应该考虑这些有的没的。

  不过她如今心里头乱如麻,根本看不进去账目,干脆把账目扔在一边儿,猛地想起系统的任意加点还没有加上,这岂不是浪费?

  如今大故已经到了第四重,但是她的加成还保留在【容颜二重,仪态二重,魅力二重,幸运二重,楚楚二重,威仪二重】上,如此一来,就要好好考虑考虑,剩下六个点怎么加了。

  苏怀瑾觉得魅力实在无用,因着系统比较傻,只会对薛长瑜开启魅力,加了也是白加。

  而什么容颜仪态楚楚等等,苏怀瑾现在也不想考虑。

  这样一来,苏怀瑾打算在威仪上加一重,然后剩下全都加载幸运上。

  也就是威仪三重,幸运七重!

  苏怀瑾考虑好了,不过不知怎么具体加点,就在这个时候“叮——”一声。

  【系统:任意加点,生效】

  【系统:容颜二重,仪态二重,魅力二重,幸运七重,楚楚二重,威仪三重】

  【系统:恭喜幸运加成暴击】

  【系统:幸运八重,达成】

  【系统:加点不可重置,请谨慎加成】

  系统乱七八糟的文字快速的在苏怀瑾脑海中滚动着,苏怀瑾险些看不过来,没想到系统这么方便,这就算是加好了点数,而且幸运值竟然还变成了暴击,多加了一重。

  幸运已经总共达到八重,虽不知一共到底有多少重,但是八重显然不是个小数目,这次的幸运一下就加了六重,苏怀瑾思忖着,找个什么办法,检测一下自己的幸运程度?

  但是到底找什么办法,苏怀瑾还没想好。

  就在这个光景,又是“踏踏踏”的脚步声,绿衣慌慌张张的从外面冲进来,也不顾礼数了,说:“小姐小姐!您快去外面儿看看啊!”

  苏怀瑾蹙了蹙眉,说:“外面儿怎么的?不会种树真的把花园子给掀了罢?”

  绿衣使劲摇头,但是已经说不出话来,说:“这……这太匪夷所思了,比王爷下厨房还要匪夷所思!小姐您还是亲自去看看罢!”

  苏怀瑾一阵沉默,刚才加点加的明明已经忘了薛长瑜,绿衣非要这么一比喻,倒叫她突然又记起来了。

  苏怀瑾实在无奈,站起来说:“走,去瞧瞧,还真能翻出天来?”

  绿衣扶着苏怀瑾,小心翼翼的,生怕小姐伤口撕裂,两个人赶紧到了花园子里。

  花园子里簇拥了好多人,丫鬟、婆子、小厮、护院,恨不能所有粗使的人都跑出来了,还有那些来种树种花的工匠也在,苏辰苏午也在,乌泱泱的,可谓是……人山人海!

  苏怀瑾一阵诧异,说:“难不成还挖出人参来了?”

  苏怀瑾走过去,苏辰和苏午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把不相干的人都轰出去,以免冲撞了小姐,那些种花种树的工匠也都退出去候着。

  绿衣扶着苏怀瑾走过去,苏怀瑾就瞧见前面一溜儿的树坑,那些工匠动作还挺麻利儿的,大约挖了已经小十个树坑,每个树坑最多最多两扎深。

  奇怪的是……

  这些树坑里,除了土,竟然有其他东西?

  苏怀瑾仔细一看。

  玉!

  是玉料!

  方才苏怀瑾顺口说,还能挖出人参来?

  但是现在苏怀瑾才觉得,人参?那算什么?

  苏家老宅里种树,竟然挖出一条玉脉!

  要知道,自古以来,采玉都是一件极为盈利,却非常可怖的事情,《太平御览》中记载,“取玉最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