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1章(1 / 2)





  兰君挣扎了一路,王阙却不肯松手,一直抱到前堂,直到了崇姚和王夫人的面前才把她放下来。满堂的人都愣了一下,兰君羞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还是崇姚最先反应过来,笑着拍了拍王夫人的手说:“阿瑾,你可要担心些。衡儿这么疼媳妇,以后亲娘可就没地位了。”

  王夫人笑着应了一声,知道婆婆是玩笑话。

  “奶奶,娘。”兰君上前行礼,“媳妇起晚了,还请你们恕罪。”

  王夫人笑道:“不晚,我们也是刚到一会儿,顺便聊聊天。”

  下人连忙搬来垫子,又端来茶水,王阙扶着兰君跪下,先给崇姚奉了茶。崇姚命阿采把一个锦盒递给兰君。锦盒里是一对簇新的金镶玉耳坠,打造成玉兔望月的模样。耳坠的工艺精致,玉的成色也极好,一看便是极品。

  崇姚的目光中充满回忆:“这是我年轻时,一个挚友送给我的,一直没有舍得带。昨个儿挑了半天,觉得还是它最衬你,戴起来应该好看。”

  兰君恭敬地接过,谢恩之后命阿青小心地收好。

  她又要给王夫人下跪,王夫人连忙站起来:“公主别跪了,君臣有别。”

  兰君让阿青扶王夫人坐下,老老实实地行礼:“君臣那是对外,今天就是在家里。儿媳妇拜见婆婆是应该的。”王夫人看她坚持,也不好拒绝,便拿出一只玉镯子,上面雕着莲花纹路。孙妈妈说:“公主可别小看这镯子,是老爷在小姐出生的时候为小姐求的,请高僧开过法,保平安的。小姐这些年一直都没摘下来过。”

  “娘,这是外公留给您的,太贵重了,我不能要。”兰君推拒,王夫人被她这一声“娘”叫得心里发暖,笑道:“公主收下吧。我常伴佛前,自然有神佛庇佑。既然被喊一声娘,这礼便收得。”

  兰君看向王阙,王阙微笑着点了点头,兰君这才谢过王夫人,收下了镯子。

  王阙亲自俯把兰君扶起来,帮她把手镯戴上。他隐隐知道,这手镯还有求子的含义,当年娘就是戴上这个手镯之后,不久便怀了他。

  兰君对崇姚和王夫人说:“以后若没有外人的时候,娘和奶奶都和阿衡一样叫我名字吧?”

  “这怎么使得呢?”王夫人连连摆手,“乱了规矩。”

  “怎么使不得?你这个堂堂的一品宁国夫人,又是她婆婆,她这么说也没有错。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公主来公主去的叫,多见外?”崇姚大手一挥,“就这样定了。”

  崇姚发了话,王夫人也不再说什么,心里对这个儿媳妇更加满意。哪家公主下嫁,不是端的一副架子,巴不得在自己和婆婆之间划出泾渭分明的一条线,好叫婆婆敬她怕她不敢为难她呢?偏偏这儿媳妇处处敬重她,在下人面前给了她十足的脸面。

  兰君又给了王殊和沈朝歌礼物,沈朝歌恭恭敬敬地接过,谢了恩,连话也不敢多说。昨天死猫的事情,七爷差点就怀疑到她头上,她当即招来所有婢女给李家小姐看过,证明不是她所为,而且事发的时候她也一直在表姨身边。

  一家人高高兴兴地用过早膳,崇姚说:“皇上一直提,要我去宫里住一阵子。我们好些年没在一起了,我打算答应他。”

  王夫人道:“皇上跟母亲感情深厚,就像母子一样,去宫里住住也好。”

  崇姚低头对她说:“他帮我骗了一个在广月庵里头做斋菜很有名的师太进宫,我怎么也得给他几分面子。”

  王夫人掩嘴笑。

  “我进宫之后,难免大房那边不来找麻烦。兰儿要是应付不了,你这个做母亲的就帮衬着点。”崇姚拍了拍王夫人的手,王夫人点头应是。

  ☆、立威(修)

  按照惯例,兰君还是要住在公主府里头。公主府修在侯府后门一巷之隔的地方,也离得很近。陪嫁的物品都已经搬进去,今日就要正式住过去。

  王阙让小雪和寒露陪着兰君去公主府,他自己则留在侯府中的书房,把王殊和张巍叫到面前来。

  王殊把昨晚调查的情况告诉王阙:“方家那位小姐精通医术,她调查之后,说猫都是吃了□□死的,这种□□很常见,谁都能去药铺里买,寻常人家用来毒家中的老鼠。接着,我和宋小姐,李小姐查了宾客的女眷很久,都没有找到那个婢女,看来这幕后之人还颇有手段。”

  王阙露出一个讽刺的笑容:“她不是有手段,只是对王家和我们的能力都太了解了,所以十分小心。”

  王殊惊诧:“哥,你已经知道是谁做的了?那你还让我查半天!”

  “你若不查,我还不能十分确定。这一查,便八九不离十了。”王阙转而对张巍说:“公主身边还要再安排些人手,三七也有顾不到的时候。”

  “爷觉得林乔如何?他护送公主回京,身手也不错,是董爷特别□□的。”

  “嗯,就这么办吧。”王阙吩咐道。

  张巍领命出去,王殊低声问:“哥,你是不是怀疑大房那边?”

  “婚礼他们破天荒地主动要求帮忙,就有些蹊跷。除了他们,还有谁这么了解我们的人手配置,侯府的构造情况?不过刘氏和王烁做事情不可能这么细致。”

  “你是说……谷雨。”

  王阙听到这个名字,微微皱了皱眉头:“但我们毕竟没有证据。这样吧,你送一盒□□给她,以示警告。”

  “是。我知道怎么做了。”王殊又说,“李小姐和宋小姐就出了力,昨晚七王爷也出面了,是不是也该备上一份谢礼?”

  王阙很高兴王殊做事越来越稳妥,便让他按照自己想的去做了。

  王忠在书房外禀报道:“爷,宫中传出消息,禁军在宫门处发生了冲突,冲撞了广安伯的马车。广安伯受伤,皇上雷霆震怒。”

  这个广安伯还有点来头,他的父亲老广安侯当年是禁军的统帅,儿孙却都好文。广安侯死的时候,因为儿孙这辈都没什么功绩,爵位便降了一级。广安伯写得一手好字好文章,经常在御前行走,也颇有些恃才傲物。他敢跟谢金泠叫板,也跟沈怀良红过脸,可以说是个很妙的人物。

  他今日奉诏入宫,可到了宫门前,不知两队禁军因何事互相推搡争吵,最后惊了他的马。那马儿冲到大街上,撞翻了好些摊贩,幸好被丁柯及时拦住。广安伯受了惊吓,也受了点轻伤。

  龙苍宫内,太医给广安伯包好手臂,广安伯笑眯眯地看着皇帝道:“臣没事。”

  庆帝脸色严峻,丁柯跪在大殿上,对庆帝说:“启禀皇上,禁军今年又收编了很多年轻的士兵,其中有几个身手不错,但年少气盛,不服末将和殿帅的管制。刚好文官在举办科举,他们也嚷着要举办武举,说凭本事来担任军职,末将的老部下就与他们争论,因而在宫门前争执。”

  “武举?倒有点意思!”庆帝与左右说。

  “皇上,末将觉得,既然那几个小子不服,不如就办一场比试。到时候冀州军,肃州军,总督府的军队都挑些人出来,一来看看各军的实力,二来也能震慑在京的各国使臣。若末将技不如人,也甘愿会把禁军统领的位置让出来,毫无怨言。”

  广安伯听了丁柯的话,笑着说:“难得丁统领有这样的胸襟气度,皇上不如好好考虑一下?三王之乱后,禁军管理混乱,冗员繁多,不利于作战,刚好借此机会重新整编。臣还记得当年禁军在父亲和国公爷的□□下,可都是精英啊!”

  庆帝也想起当年被称为“黄金之军”的禁军,再看看如今……

  第二日在朝议之上,庆帝把禁军整编,统领重选的想法提了出来。经过群臣的讨论,最后禁军改编为北中南三军,各设一位指挥使。北军和南军轮流守卫京师,中军则负责皇宫的守备。而且三个指挥使,都由比武来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