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节(1 / 2)





  林佳如她所愿又夸了一句,刘翠娘更是笑的见牙不见眼的,她就喜欢和不爱损她的人说话。

  “只是这孩子他爹刚走,这没多久就办婚事,是不是不太合适啊?”林佳现在又觉得正月太快了,不太好,高红阳和她婆婆死了也没多久,两个孩子年纪也不大,用不着这么赶。

  刘翠娘笑着的脸一僵,高家这是想把事情延后啊!李家和周家肯定不乐意这样,女儿多在家一天,就吃多一天的粮食。

  粮食要秋后才分,要是时间往后延几个月,等快到秋天时再办婚事,闺女在家吃了大半年的粮,结果一年的粮食都转到高家去了,这替高家多养了一年媳妇,谁家能乐意啊?高家这算盘打得是真好。

  林佳可不知道她一个提议,人家就想了一肚子的弯弯绕绕,她是真心觉得时间有点赶,绝不是想贪那点粮食。

  “明华他娘,你可不能这样想,现在不兴守孝了。到了正月,这事也就过了大半年,两个儿子结婚,正好也能冲走过去的晦气。而且这日子可是难得的良辰吉日,按着新人的生辰八字来的,要是往后找,也不一定有这个好。

  再者说了,孩子早点结婚,高家也能早点有后,明华他爹和奶奶在下面也能早点安心呢!”

  刘翠娘为了说服林佳打消把婚期延后的念头,可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她回去得跟那两家多说说,她这趟走得不容易啊!

  林佳听了这一段话,忽然就有点佩服刘翠娘了。怪不得世人常说,媒婆那张嘴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死的说成活的。刘翠娘这张嘴,可不就是这样,古人诚不欺我。

  “那也行吧!”反正亲家没意见,儿子们没意见,她也不枉做恶人了。

  “刘姐,你说我该准备些什么啊?我这也没办过事啊!”林佳还真是有点愁,不只是林佳不懂,连原主也不懂,她结婚那会已经是十八年前,和现在肯定很多都不一样了。

  “这简单,这年头你想办的再好也没辙,都简单的很。你就把新房收拾好,最好是换上点喜庆的,再准备酒席,酒席这事你们得根据自家情况来。

  要是有条件啊,就给新娘子准备一套衣服,这就够了。有些人家连个新被子都没有,这婚还不是结了,但是有条件就办好些,到时候两家都有面子……”

  刘翠娘巴拉巴拉说了一堆,林佳也没太明白,不过她也只能点头了。

  “别担心,新娘子过来之前我肯定是要先来看看的,出不了错。”刘翠娘就差拍着胸口打包票了,她一年要帮着办好几场婚事,有的是信心,而且这高家条件好,怕只有多出来的东西。

  第二生产队上,现在挤满了队上的社员。队上一共有八十多户人家,加上下放劳改的,近十年来的知青们,足有七百多个人,这里就来了三百多个人。

  高明华兄弟俩就挤在人群中,情绪并不怎么激动,因为他们知道家里并不指着这点钱过日子。

  “静一静,大家快静一静!”队长周国庆卷着纸筒大声叫道。可是来参加分钱的人们实在是太过兴奋,吵吵闹闹地停不下来。

  “安静……不安静就明天再分……”周国庆不耐烦地喊。

  此言一出,听见的人赶紧闭嘴,渐渐地就静了下来。

  “今天,是一个伟大的日子,我们辛辛苦苦劳作了一年,终于得到了丰收的果实,在国家的支持下,我们团结协作,艰苦奋斗……”

  周国庆照着写好的稿子,慷慨激昂地念了十多分钟,终于到了主题:“……红星公社丰收生产大队第二生产队,今年的收益一共为四千三百四十六元,每十个公分可换七分三厘钱,现在请念到名字的家庭派一个人上前来领钱。”

  下面的社员听到讲话结束,顿时爆发出一股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队上的会计只有一个,他坐在大桌子后,身前放了好大一个袋子,里面一叠一叠的全是钱,身后是两个拿着土枪的民兵,记分员许红拿着一个厚厚的本子坐在他旁边。

  第8章 年底分钱

  “李大壮家,共九千个公分,钱六十五元七角整。”许红高声喊道。

  李大壮家有六个上工的人,每年分的钱都算是不少的。今年风调雨顺的,收成不错,所以哪家的钱都要多些。

  在众人的注视中,五十多岁的李大壮走到桌子旁,会计郭建国给他数了钱,然后递给他,李大壮自己数了一遍,然后旁边的队长周国庆就问他,钱够不够数,等确认无误之后,李大壮就在记录本上按手印,之后可以拿着钱回家了。

  “李二壮家,六千三百二十个公分,钱四十六元一角三分。”

  ……

  兄弟俩早知道要等很久才会轮到他们家,就当是没事看热闹了,也不着急,等了一早上,快晌午了才叫到他们家。

  “高……高明华家。”本子上写的是“高红阳”,许红差点就叫出来了,然后突然反应过来,高红阳已经不在了,犹豫了一会就叫成了“高明华”。

  “高明华家,六千二百五十个公分,钱四十五元六角二分。”

  高明华本来挺期待的,结果被记分员这么一叫,他心情就不能好了,草草地领了钱,兄弟俩就一起回家了。

  后面的人议论纷纷,高红阳一直是队上年轻男人的榜样,他现在不在了,有为高家觉得可惜的,也有幸灾乐祸的。

  但高红阳已经死了三个多月了,这话题也被说腻了,只是这几天林娇娇落了水生病,这话题才被重新挑起来。

  回到家,林佳和高明娟都坐在正屋的大炕上,这炕是没人睡的,毕竟客人来了都得领着坐炕上去,平时还会在上面吃饭。晚上让谁睡都不好。

  林佳对于高家的这个举措很是满意,毕竟很多人家都是领着客人在炕上面聊天吃饭,然后晚上这炕上再睡好几个人。这样她实在是看不惯,谁叫她是个南方人,领着别人到自己床上,简直不能接受。

  “娘,我们家领了四十五块钱呢!我一分没少,都带回来了。”高明华把钱摆在了两人中间的炕桌上。

  “哥,今年谁家分的最多,谁家分的最少啊?”高明娟好奇地问。

  “最多的是大队长家,足足分了一百一十二块呢!最少的就是刘二子家了,才六块钱。”高明军回道。

  兄弟俩默契地没有说起分钱时的事情,他们怕又惹家里两个人伤心了,娘和妹妹每次哭起来都没完没了的。

  “一百多块这么多啊!”高明娟羡慕地感叹道。

  林佳不由得看了这小姑娘一眼,这娃都不知道,她家的钱有一百多个一百了,还在那羡慕。由此也可以知道平时原主瞒得多紧了,几个孩子对自家的家底一无所知。

  “这有啥的,他们家二十几个人,平分还没我们家多呢!”高明军很不屑妹妹的羡慕。

  周国庆家兄弟四个,都没有分家,大大小小二十二个人,除了他和家里那口子,就没几个勤快的,每年分下来都没别人家多。

  “刘二子两个人就挣这么点,幸好没养孩子,不然都得饿死了。”高明华插了一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