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3章(2 / 2)

“四位少爷有小姐谋划,可以向举人老爷请教学问,真是好命。”

任余年道:“我们都听老爷、夫人、小姐、少爷的话,好好的活下去,指不定哪天少爷科举做了官,我们就跟着沾光过上好日子。”

张嫂夹了一片肉放进任余年的碗里,“现在的日子就挺好。”

伍余年表情十分满足,笑道:“那是。我们都识字了。”

别看伍家人都是奴仆,可穿的吃的盖的用的,比礼村的一些人家都强,特别是识字,放眼礼村,识字的人可不多。

李如意说做就做,家里糯米有一点,但不多,就去县城一趟,除了买糯米,还买了做糯米切糕的配料。

她想买的桂花蜜没有,只有荷花、枣花、槐花蜜,就买了荷花蜜。

糯米切糕里面要放红枣,她用的燕城盛产的金丝小枣。

她把金丝小枣取出枣核,用荷花蜜浸泡,然后放入糯米糕里蒸。

带着淡淡荷花香气的金丝小枣糯米切糕,色香味俱全,十分诱人,李家人品尝后个个夸赞。

李家四少年第二次进江府就带上糯米切糕,把它送给江青云。

李健安有些局促,“家里没有桂花蜜,只有用荷花蜜替代,不知您可喜欢吃?”

江青云拿筷子夹起一块糯米切糕放入嘴里,半晌,点点头笑道:“荷花蜜香气淡雅,甜而不腻,甚好。”

李家四少年均是暗喜。

江青云跟平日一样由四少年陪伴在府里走走,“那是我们府的池塘,明年开春可种上荷花,夏季就能赏荷。到时你们可带小神医来。”

眼瞅着进入腊月了,白天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西北风越刮越大,天越来越冷。

李家新推出的豆腐干与之前的豆腐皮一样受主顾喜爱,已经由第一天的二十斤增加到现在的一百五十斤。

长平、尚县的酒楼掌柜又来了,向李家订了豆腐干,还订了混糖月饼等吃食。

马松本人在北边,派管家跟李家买了五千斤豆腐、一千斤豆腐干、一千斤豆腐皮、两千个混糖月饼。这是马松今年最后一次跟李家交易,下次就得明年开春。

金鸡镇的刘大人早早的就跟李家订了混糖月饼、豆腐、豆腐皮,这回又加订豆腐干。

光是这些订量就让李山兄弟及伍余年父子忙的脚不着地,腊月初,又有燕城南边的两座城府的商人赶来买混糖月饼、豆腐干,李如意帮忙都忙不过来,就雇了几个短工看着烤炉烤混糖月饼。

李山见这一切都被爱女料到了,心里再次服气,这就打消了卖掉下人的念头。

腊月中旬,礼村就开始有要过年的气氛。

在外面砌火炕的王族汉子轮流回家看望家人,他们原以为自己赚的银子很多,谁知家里的妇人孩子靠着卖豆腐也赚到银子了。

卖豆腐没有砌火炕累,可是赚的也不少,最重要的是妇人孩子就能干。

有这么多的银子可以过个肥年,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事。

猪肉、鱼、点心、糖、酒、花生、瓜子、鞭炮、布等等,过年吃的用的都可以放开手脚去采购。

再也不会被一个铜钱难住,再也不怕回娘家没有面子,再也不怕孩子在集市上看到好吃的走不动路。

这一切的好处都是王海夫妻争取李家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