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88章(2 / 2)


伍余年与周伯都心疼买猪崽多花出去的银子。

李如意微笑道:“这笔钱得花。过几个月我们家的母猪产猪崽,就不用从外面进猪崽。”

伍余年问道:“张家、礼村的人问了小的几回了,什么时候可以进猪崽?”

早在过年的时候,张家、礼村的人就又跟李家签了养猪的买卖契约。

张老头、礼村的几个老汉现在跟伍余年的关系很好,时不时的走动交流一下。

对了,张老头与张屠夫现在因为会骟猪,在燕城的养猪圈子成了名人,赚了银子还认识了不少人。

李如意道:“这个时候青黄不接的,猪崽贵,他们要是不心疼银子,就现在买。”

今年她准备在秋季、冬季售卖香肠,所以现在就得养猪,根据大商贩的需求量,养一万头猪都行,只是她不想把摊子铺的这么大,更不想让市场饱和了。

这次,李家、江家合起来养的公猪也就一千头。

张家、礼村的人顶多养一千头猪。

“是。”伍余年又问道:“他们还想养鸡,您看?”

生蛆及用蛆喂鸡的方子都传授礼村及张家。

礼村及张家在去年是第一次养鸡,没敢多养,今年打算多养,不过,养太多,鸡、鸡蛋卖给别人价格低,只有李家收的价格高。

他们就想听听李如意的意思。

“可以养。不要养太多。亲兄弟明算账,我们还是跟他们签契约。”李如意在做买卖上面,从来都是先兵后礼,有什么丑话说在前面,一是一,二是二,这样才能做的长久。

离春耕还有一个多月,李家、江家的佃农就开始忙碌起来。

“小姐说了,鸡棚的鸡数量比去年增加一倍,猪的数量增加十倍。”

“我家那口子早就跟我说,主家的活多,给的工钱也高,活干好了,还有奖赏,比在外面打杂工强十倍。这不过年那些天,他数着日子盼着主家给活干,好了,终于盼来了,不但他有活干,我们全家都有活干,人人都能拿一份工钱。”

“今年养这么多头猪这么多只鸡,比去年更忙。”

“忙碌好,忙碌才有钱赚,日子才有盼头。”

大早晨的几个佃农汉子打扫鸡棚,你一句我一句,语气透着喜悦。

去年的这个时候,他们还没养鸡还没喂猪,过日子就是为了能吃上一口,只要活着就行了,今年不同了,过日子要吃饱穿暖,不止是活着了,要攒钱给成年的儿女寻亲事,要给老人买些好吃的补一补身子。

江家的佃农同样忙碌起来,他们的人数比李家的佃农多,人多就热闹,活干得热火朝天。

黄昏,江家的几个佃农吃过晚饭,相约去李家佃农那里坐坐,问问情况。

江家的佃农都知道跟着李家干活,养的鸡,收的鸡蛋,养的猪,都得卖给李家。

他们当中有灵活聪明的人,就常跟李家的佃农见面,搞好关系,早点掌握情况,心里也踏实。

“去年你们主家收山货,今年还收不?”

“这个就不知道了。回头我去问问伍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