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17章(2 / 2)


如今,王族才知道黄豆是给自家收的,赶紧掏出所有的钱,有几家的老人甚至把给自己买棺材的银子也拿出来,全部买成黄豆。

这么大的需求量,把许多小商贩吸引来了,王族只需要给他们一点跑腿、运输费,就能得到巨量的黄豆,这可是双收的买卖。

这般,几十个小商贩以礼村为中心,朝四面八方的村子收购黄豆。

收购黄豆的范围竟然扩大到方圆二百多里。

在王族疯狂购买做豆腐的主食材黄豆的同时,李家豆腐房的人对前来买货的商贩宣布了一件大事。

“以后,我们家不卖豆腐。我们家已经奉燕王之令,把方子先传授给礼村的王族。现在王族家家户户敞开大门卖豆腐,你们去王族买豆腐。”

众位商贩议论纷纷,有人还想打听燕军厨子学做豆腐的事。

“秋、冬季的豆腐最好吃最好卖。你们家卖了两年的豆腐,好端端的怎么不卖了?”

“听说燕军军营的军士吃上了豆腐,那里的厨子也会做豆腐。豆腐方子可是你们家传给他们的?”

“李家豆腐闻名北方,燕城更是童叟皆知。你们家竟是不卖豆腐了。真是太遗憾。”

豆腐房的人早就得了李如意的嘱咐,跟众人解释道:“豆腐吃了对身体有益,人不会得夜盲症,身子骨会变得结实。我们家老爷、夫人原是逃难到长平礼村的难民,多亏王爷同意接受难民,礼村安置,才有活路,如今我们家好了,吃水还不忘打井水,何况是活命之恩,便献上豆腐方子。”

“好一个知恩图报的李家!”

“李家献豆腐方子实是大仁大义。”

“李家不是世家,我看比世家还要高义!”

众位商贩纷纷拍手称赞。

王族的人开始在自家做起豆腐时,礼村几家外姓人家的男人去李家学做豆腐。

许正带着四狗子、六狗子、七狗子,刘家的刘大带着十岁的刘二、八岁的刘三,章老头带着几个儿孙……

众人满心欢喜浩浩荡荡去了李家。

已经十九岁的刘大一见到李山兄弟,就跪下来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刘家要是没有李家帮扶卖上豆腐,哪有今天。

他不会说感激的话,直接用行动表示。

“好孩子,快起来。”李山双手扶起刘大,“乡里乡亲的,别一见面就磕头。”

刘家长辈没了。刘大身为长子,靠着一双肩膀硬生生的担起养活四个弟弟妹妹的重担。

同样是长子,刘大能为了家庭付出全部,至今未娶,比二狗子强百倍。

刘大的爹娘刘宝夫妻生前败坏了刘家的名声,而刘大的所作所为却得到礼村人的称赞。

一个家庭里面的长子很重要。刘大当了好榜样,弟弟妹妹都跟着学好。

刘大还很严厉的教导弟弟妹妹弟弟,不许小偷小摸不许传闲话。

刘家的名声在慢慢变好。

这样的刘大让人敬佩,也得到了李山的尊敬。

“应该的。”许正带着三个儿子也跪下磕头。

许正卖了一年多的豆腐,压根没想到有一天能学做豆腐。他对李家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