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45章(2 / 2)

这件事令他再一次深深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不能再这样下去。要怎样才能不犯类似的错?

王燕也吓得不清。

李如意后怕的很,幸亏拦住了爹娘。

李家四少年看着害怕自责不已的爹娘,纷纷道:“我们家是官员之家,不是普通老百姓,在这么紧张的局势下,做事之前,特别是做大事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家里若有一百多万斤粮食,真有战争,军队头一个就抢我们家。”

“爹、娘,以后有大事一定要跟我们和妹妹说。下次不能这样。”

“事情都已过去。娘,您别多想。”

李如意缓缓道:“哥哥,这几天你们就在家里呆着,不要外出。”

兄妹几人及王燕退出大厅,让李山夫妻好好想想。

王燕当着兄妹的面,肃容道:“健安,爹娘的主意特别正,特别是爹,性子非常倔强,胆子还很大,用两千两银票购粮,这么大的事都不跟你们说一声就去办。你们不在,妹妹费尽口舌劝他,我又说不上话,帮不了妹妹,唉,幸亏爹最后还是依了妹妹,不然后果难以想象。”

李如意道:“当时嫂子表态支持我。嫂子信任我。”

幸亏她在家里有地位,不然连她都劝服不了李山夫妻。

这个时代,大周国所有家庭的大小事情都是长辈说了算。

相比之下,李山夫妻还算开明的。

李敏寒忍不住轻叹一声,“想要说服爹,太难。我们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

李福康自责道:“是我们没用,我们只知道读书,家里的事情一点都办不上大忙。”

李英华失声道:“不知道局势会有什么变动。”

李健安寻思半天,道:“妹妹,等书院开课,我们兄弟每天留两人在家里。”

“现在作坊也是事情很多,若有急事,我就得立即赶过去。”李如意想了想,道;“你们留两人在家里,我就能放心许多。”

“我们每天有两人守着爹娘和家。作坊若有事,你放心去。”四兄弟便将此事决定下来。

李如意又把伍余年叫来,嘱咐他有什么紧急、特别的事一定报告李山夫妻的同时告诉他们兄妹。

伍余年连忙应下。

非常时期,任何一个错误的决定,都有可能令李家失去好不容易得来的一切。

李家上下都得小心谨慎。

在这种状态之中,李家迎来了大喜事。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雨过后,北方的早晚开始变冷。早晨,官道两旁的草木沾着露水。

吕家送亲的人提前一步把吕婷的嫁妆送过来。

嫁妆光压箱底的银票就有三百两,还有一套黄金头面、一对玉镯子、四季的衣服十六套等,总共算下来六百多两。

李家给的彩礼一百两银票,吕家不但没要都给了吕婷,还贴了二百两银票。

爹娘重不重视女儿,从嫁妆上就能看出来。

吕道正只是七品军官,就能给吕婷这么多的嫁妆,可见吕婷在他与夫人心中的地位很高。

中午将至,一顶八人抬花轿从官道而下,在锣鼓鞭炮中声抬进了李家。

喜宴只摆了六桌,请的宾客除了礼村的人还有李山在长平县、燕军认识的几位官员,李敏寒与吕婷的亲事就这样简单的办了。

被提前派到北方边防的燕军军人不止吕道正,这些军人多半是拖家带口,儿女到了成亲的年纪,因此在这几天办亲事的人家不少。

燕军的军人仿佛是商量好了,办亲事都非常简单,令那些躲在暗处想挑燕军毛病的文官不得不闭上嘴巴。

李山是通过女儿得到的官位,方圆几百里妒忌他的人无数。

早就有人打听到他的四儿子提前办喜事,为了能找到抨击他的把柄,特意盯着李家。

李家的喜事办得非常简洁,跟寻常老百姓没两样,在这上面挑不出毛病,那就从别的地方挑毛病。

终于被他们打听出来一件事。

“新娘子吕氏有哥哥,这个哥哥没来送亲!”

“啊,新娘子的哥哥竟然没来,难道燕城的风俗与我们长平县不同,亲哥哥不送妹妹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