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9章 王家的酒(2 / 2)


一是二女婿得了圣恩外放永安县七品知县;二是自己的儿子徐渭不学无术,在昌州城内大小酒庄饭馆吃吃喝喝纨绔无边。世人一边恭贺他,一边笑他有钱供儿子吃喝,令郎口福不浅。

“胡闹,简直是胡闹!”儿子没上学堂,只说去了三女儿铺子上帮忙,帮什么忙,徐富贵在五福院大发雷霆:“娇娘那边本就是一个烂摊子,你还指望能学什么,你这不是教他,是害他啊,你怎么就这么糊涂呢?”

“养不教父之过!”季氏看了一眼男人,这是续大打徐渭之后的第一次发火,夫妻二人也算是第一次面对面“探讨”儿子的教育问题:“老爷,我是一个内宅妇人,渭儿本该由你教导,且不说他在娇娘那边有什么,就算有个不妥,造成今天结果的原因还在你身上,若说是胡闹,老爷,你扪心自问,你又何尝不是在胡闹呢?”

“你是所托非人!”面对季氏的指责徐富贵面不改色:“赵扬你不托,王博不你托,你将他交给娇娘,王渊那是一个憨子,你这是要让徐渭成为了一傻子是吧?”

“老爷,如果你真心疼渭儿,那就由你亲自去教导,谁会把儿子交给女婿去教导!”季氏无比的嘲讽,他是想让儿子靠着两个女婿出人头地,而且,他从内心里拒绝听到王渊的任何事情,以至于这孩子失踪快一年了也不知道,有这样的岳丈真是让人所不耻。

徐家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争吵,冯长春听到这个消息时已是三日之后了,对此是拍手欢呼,她现在无比的后悔,后悔设计连累了表婶,没了表婶在身边就如缺了胳膊少了腿,连徐家的一个消息都难得到了。老爷不喜,儿子不聪明,她很不甘心,想着昔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更是伤心不已。

“姨娘,老爷已三天没去五福院了!”盛德院旁边的碧云苑是生了女儿后搬进去的,太太喝了她的茶升为了姨娘,身边的小丫头春儿悄声说道。

“春儿,当奴才就得有奴才的本分,休得去听这些闲言碎语!”茵儿亲自裁剪着一件衣衫:“你在我身边时间也不短了当知道我的脾气,再有下次休怪我无情!”

“姨娘,奴婢知错了!”春儿也知道茵儿是怎么上了老爷的床,同样也知道林苑小居住着一个不得宠的冯长春,徐家看似有机会,但老爷的恩宠就像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这个姨娘老实过得也累,讨好了太太又讨老爷,还亲自替老爷裁衣物,都不知道用心去争宠,要是能生下个小少爷位置就稳了。

“你有什么样的心思都挂在脸上呢!”茵儿看了一眼春儿:“你若愿意,我不拦着,但是,我警告你一句,太太不傻,少爷不憨!”

“奴婢不敢!”春儿低眉,要说憨傻,徐家都说三姑爷是憨的,三小姐是傻的,可是,梅儿姐姐说三小姐福份最好,生了一对龙凤双生子。

茵儿看了一眼春儿,没再说话,用心的做起了手上的活儿。

人得知足,人也得看长远。老爷肚子里没有墨水,脸面看得比命还重。但是,太太不同,太太是个聪明人。想当年,能和知府的叶夫人交好早早的定下姻亲,虽然说最后三小姐嫁的是一个憨子,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才多久的时间王家又起来了。而这次,太太去王家陪了三小姐一个月子后欣然同意将少爷送去,可见里面一定有很深的讲究。她不信少爷如世人所说的只管吃吃喝喝,就算是吃吃喝喝,老爷没有给过一文钱,这钱也是王家给的。能供养一个吃喝玩乐的小舅子,可见憨姑爷家底一定很厚。

“姐,吃货回来了!”远远的,徐渭朝着娇娘大声喊道。

“果然是吃货,看,都长高了一截,长胖了一圈了!”娇娘笑着对怀里的女儿道:“智慧啊,你看看你小舅,再这样吃下去都快赶上你爹了!”

“姐,姐夫有消息了吗?”很少提起王渊,既然是三姐提的,徐渭自然要问。

“没!”那就是一个负心汉,孩子都半岁了,只言片语的问侯都没有。果然是失踪的节奏:“他那时候就肥成一头猪了,你再吃下去可不和他一样了!”

“姐,不待你这样骂人的!”究竟骂自己是猪呢还是骂自己憨呢?徐渭从娇娘手中接过小胖妞“姐,智慧更像一头小猪呢,才多久,长得这么好了!志远呢?”

“志远在里屋睡觉呢!”娇娘瞪了徐渭一眼:“说话没个遮拦,智慧是女儿,哪能这样骂她。小孩子是见风长,吃了睡睡了吃,能吃能睡就能长!走吧,要没有收获,你这几个月花的银子就从你的工钱里扣!”

“有,有收获!”徐渭吓了一大跳,自己不到半年的时间用掉了四百两银子呢,真扣工钱,还得给姐做长工算了,一进屋连忙掏出一个小本子,某年某月某日某店,所吃喝何物,花费多少,一一记载。

“一共走了昌州所辖县镇一百零八个酒庄”边翻看着小本子娇娘边问着详情。突然停下来,盯着徐渭久久的看了又看:“我说,小子,你行啊,吃肉的钱比喝酒的多用了一倍多!”

“姐,别这样看着我,我可没藏私!”徐渭苦着脸道:“我原本就不喜欢喝酒,每到一处也只能买二两酒,偿个味道探个行情而行,哪能如肉一样吃得畅快!就这样也落了一个纨绔浪荡公子的名号!”

“就只偿一口酒?”这也能探出行情:“余下的呢?”

“都便宜了小林子那小子了,这一圈吃下来都成了千杯不倒了!”徐渭看向门外:“姐,他比我吃的喝得还多,要扣工钱就让他抵在你家当长年!”

“行啊,你舍得我也同意,咱家现在就缺人手!”瞪了徐渭一眼:“我让你打听的事儿呢?”

“姐,没有,所有的酒庄都是大缸小罐,没有你说的那种包装!”徐渭连忙向门外道:“小林子,快,将爷一路上买的宝贝抱上来!”

“少爷,这些又不值钱,三小姐说不得给你扔了!”什么宝贝啊,全是都陶罐,一路走一路买,还得小心的伺侯着怕碎了。小林子抱进屋时故意对娇娘告状。

徐渭小心的一个个掏出来放在桌上,娇娘一个个仔细观看。

“怎么样,姐?”没有期待中的表扬,徐渭有些忐忑。

“不行,没有我想要的!”娇娘摇头叹息,拿了两个看了看:“这两个出自同一家陶罐作坊?”

“是的,永安县安陶作坊!”徐渭眼前一亮“姐,是不是这个就可以了?”转了这么几个月也算没有白费。

“不行,还差得远了点儿!”娇娘想了想道:“先歇两天,我画个样子,你带去那个作坊让他们按我标准做,若做成了,咱们就寻他家的用!”

“姐,这么远,若真成了还得换种方式!”徐渭皱眉:“一来一去人工成本贵不行,运输也是个大难题!”天知道这些陶罐易碎,自己护它们比护宝贝还宝贝,真要常年累月的让他小心翼翼从永安县运送到水口山村,还不得要了自己的小命。

“不错,小子,长本事了!”娇娘何尝没想到这一点,只是她更知道陶罐作坊不是随处都可开的:“这样吧,先送去看能不能做成,然后再带一个有本事的师傅过来,咱们看情况而定!”

永安县安陶作坊,看着送过来的纸稿大师傅头都大了。

“小哥,这东西,怕只有官窑能做出来了,我们这种小民窑,就算能做,也支付不起成本啊!”陶陶罐罐模具都一样,肚大颈小圆口,可是,纸上的样子精美的如大户人家插花的瓶子,关键是,旁边写的小楷简直就是出难题,不仅烧花要如瓶身上的雅致,而且还要彩釉,青花彩釉,这哪是小小民间作坊能有的成本,要有制作成本,就是小小的作坊而是大窑工厂了。

“大师傅,要不你先按这个样子制作几个,至于彩釉之事咱们再议!”徐渭听这话时嘴角抽了几抽,自己那个三姐要的东西永远是精品,小小的陶瓶都只能官窑才做得出来。看来此次又是要完不成任务了。

好在作坊大师傅听说可能会有一笔大生意能成交,而且来回食宿的费用也不用自己出,他欣然同意一并前往。

两个半成品,一个大师傅,娇娘叹了口气,这个时代,想要做点事儿还真是难了。不过,有人就有一切,接下来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了大师傅的查看了。

“姐,那大师傅说咱们山边有一片土粘性好,适合做陶!”徐渭跟着跑前自然也学了一点:“那片土呈灰白色,大师傅说有很好的可塑性,姐,咱是不是又要开陶器作坊了?”

“看来还只能开作坊!”这可真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年代,需要一点儿什么都得大动干戈折腾不休。自己不就是只想要一个装酒的陶瓶吗,又得折腾一个作坊,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心有多大呢!

娇娘和胡嬷嬷亲自去看过了,这片山土恰好在自家地的边缘,相邻的是一个姓叶的人家的山。

“少奶奶,明天我就去和人谈,买下这片地!”胡嬷嬷胸有成竹,对娇娘要干的事她从来是全力支持,没有半分疑惑和反对。

“有劳嬷嬷了!”点点头,希望是有的,作坊会开起来的,酒也会如自己意料之中一般卖出去的。

王家买了山地,又作了陶罐作坊!

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的传遍了整个水口山镇,而韩江在铺子几乎是说干了口水。

“张掌柜的,不是我们不卖,这事儿八字才一撇,具体要怎么个操作法还等少奶奶发话!”

“好,刘掌柜,韩某记下了,一定一定,若我王家陶罐开卖,一定算你一个!”

“成,成,成,孙掌柜,你见外了,有钱大家赚,若少奶奶有意找人代销,我一定告诉你!”

、、、、

有了李掌柜和侯掌柜的事例在前,王家有点风吹草动就能席卷整个小山镇。

韩江送走了最后一个掌柜口干舌燥,想想自己在屯田里那非人的生活,再想想如今人人追捧的感觉,所以说,别管你是龙还是虫,首先得跟对了人。少奶奶虽然说是女流之辈,她的每一个决定都举足轻重至关重要。只是,这陶罐作坊,怕是要让大家失望了。

“希望安师傅别让我失望才好!”细细看过徐渭与姓安的陶罐大师傅签订好的合约,娇娘点了点头。

给予对方的条件很优厚,在这儿建立作坊,安师傅出技术和人工,自己出材料,每年按三七分红。而且,徐渭将猫儿酿的好酒舀了一斤给他,两人边喝边谈,徐渭当时豪气的说:“就凭这酒,安师傅,你的陶艺肯定能打响昌州,你算算,一年下来,你得分多少红利!”

在哪儿做工都是做,在永安县因为之前古知县的胡作非为差点让自己没能坚持下来,如今来了一个姓王的知县,也不知道好坏,且不管了,举家迁到这儿再说。能安安稳稳的做事,平平静静的生活就不错了。

投资了那么多,而且事关两项产业的成败,娇娘时刻关注着陶罐作坊的进度。

第一批陶瓶出窑时,娇娘还亲自到了现场。

“姐,成不成?”徐渭听娇娘描述过她想要的成品,没有彩釉就如无米之炊,巧妇也难为。私下里问过安师傅,如果能弄来彩釉他能不能搞成官窑一般的漂亮,安师傅毫不含糊,说他的手艺祖传的,不比官家的一人一道工序,只有更胜一筹。

“小弟,你说这烧酒坊几个字如何?”娇娘没有回答徐渭的话,只摸着罐体的三个字问道。

“姐,你不是说了吗,咱家的酒坊就叫烧酒坊,这几个字也是按你的吩咐烧上去的,怎么?”徐渭没弄明白自家这姐又犯了什么心思,好好的王家精酿几个字不用,偏偏想出一个有点俗气的烧酒坊这个名字,第一批陶罐都出窑了,似乎又不想用了。

“嗯,好,就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是娇娘下乡去植物园时路过的一家酒厂的名字,当时感觉很返璞归真,没想到还真被自己活学活用了:“咱家的酒就是山里的酒,也是最浓香纯正的酒!”

王家到底还是亲自卖酒了,侯掌柜长长的叹了口气,陈氏也是隐隐的不安。店里的酒都是王家酿的,他们一旦卖了肯定就没自己什么事儿了。就说嘛,有钱不赚是傻子,不过,想着这些日子靠卖酒赚的钱比往年一年赚得还多,陈氏也有了点安慰,算了,到底是靠人吃饭,看人脸色过日子。

“韩掌柜,你家的酒铺在哪儿呢?”一连几天,好些人都有意无意的打听,同时又暗自看着粮油铺的笑话。让你们赚,让你们赚,现在王家自己卖酒了,你们赚个狗屁。

“呵呵,对不错了,牛掌柜,我家的酒不零卖,你们要喝酒还是去粮油铺吧!”韩江笑道:“你我这么熟了,我说话也直接,你别见外!”

“哈哈哈,你我还分彼此吗,有什么旦说无妨!”姓牛的掌柜大笑道。

“牛掌柜,我家的酒是一斤一瓶的罐装酒,价格嘛!”看了看对面的粮油铺:“你在对面喝十斤的钱也买不了一瓶这种酒,照我说,一样的酒,不值得这么贵,除非是送亲戚朋友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