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节(2 / 2)


  久而久之,府里开始隐隐有留言传出,大公子成了圣上身边的红人,风光无限,国公爷如今变了心想让大公子为世子,想必圣上也会极为赞同的……

  晏浚听闻这样的传言后内心极度恐慌,一是怕被宴清夺走了世子之位,二是怕白锦珈泄露了他的秘密,到时雪上加霜,那他可真要万劫不复了!

  宴浚此人,从小到大,正事儿没几桩,狠辣的歪主意倒是一个接着一个,而且心比针眼小,爱记仇。

  他想着先把那潜在的危险解决掉,再来对付宴清……于是很快,香姨娘母子在他计划中顺利身亡,与此同时他雇佣了一大批杀手前往北疆想要杀害白锦珈……

  这货从小被国公夫人宠坏了,横行霸道,以前即使砸了再大的摊子也有人会跟在他屁股后头给他厚实,所以他养成了做事情从不带脑子的习惯,就图一时爽,从不管这样做到底会惹来这样的后果,为达目的誓不罢休,刺杀一次不成就再来第二次、第三次,所以最后不光是长笙,连带着皇帝也被一起坑了进去!

  事情真相水落石出,长笙恨恨地磨了磨牙,这龟孙子害得白锦珈惨死,让自己背锅一直被坑到现在,不让他狠狠掉层皮,自己这云岐山的大佬将来有何颜面去见父老乡亲!

  但与此同时她也暗松了口气,幸好这么一个这倒胃口的货色并不是如她之间所猜想的那般是阿幸的生父,否则目前作为小阿幸名义上的便宜娘亲,她非得活生生膈应死!

  既然此事从头至尾来看白锦珈就是一个无辜受害者,与晏浚也并无乱七八糟的纠缠,那么她也就没什么好顾忌的了!

  于是她拿上肚兜,带着现成的证人迎冬气势汹汹地去了萧续那打算告黑状。

  到了未央宫,她才发现正巧宴清也在,他正在向萧续禀报太庙刺杀案目前的查案进度,同样是那个被儿子带了绿帽的棒槌成国公的儿子,一脉同根生,这次长笙见到他是丝毫没有客气,挺了挺小胸脯,拿出一国之母的威严气势走近宴清,凶巴巴地朝宴清问道:“宴大人,关于你弟弟的事,那么晏家何时给本宫、本宫的二姐一个解释?”

  宴清看着女孩因怒火而变得晶亮的双眼,有些愣神,好一番功夫才反应过来皇后这是问罪来了……

  然而对那个所谓的弟弟,他还真想眼不见为净,于是卖弟弟的时候完全没有心理负担,眼不眨心不跳。于是弯腰、拱手、行礼动作流畅优雅,慢条斯理道:“请娘娘恕罪,臣弟犯下滔天大罪,臣一家甚是惭愧,但凭皇上和娘娘处置,臣和臣一家毫无怨言!”

  在未央宫外跪倒昏死过去的成国公被他忽略不计……

  长笙甚是满意宴清的识趣,这位可比晏浚那渣滓上道多了。

  于是她示意迎冬拿过肚兜,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添油加醋地对着两个男人一讲,当然中间略去了白锦珈被害由她李代桃僵之事,只说自己在北疆侥幸逃脱追杀,又不愿让家人担心遂没有声张。

  萧续从头至尾冷静的听完长笙的复述后,然后狠狠砸了一个茶盏,他本来是想直接砸宴清脸上的,最后到底是忍住了没有幼稚地迁怒,砸出去的时候手拐了弯,茶盏在地上摔得粉碎。

  好个晏浚,是向阎王爷借的胆子!居然还敢肖想他的女人,还想一次又一次置她于死地。这几次刺杀他们从朝中权臣、反王余孽乃至敌国奸细一个个想了个遍,要知道在他在太庙遇刺那次,若是他真没醒过来,那京城的局势怕是又要起风云了!

  结果最后告诉他,那个让他们人仰马翻、搞得差点天下大乱的幕后黑手居然是这么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阿斗!因着宴清的关系,萧续也知道那个传闻中清华如玉的宴世子内里到底是个什么货色……

  这阿斗还是因为想泡他的女人不成反被威胁,就恼羞成怒引出这么大的乱子!萧续的指节骨捏得嘎吱响,他现在想将这宴浚撕烂了喂猪!

  这种感觉简直就像吞了苍蝇一样让人恶心难受!

  宴清也是惭愧到无地自容,这就好比家里养着一条原本以为除了吃喝拉撒别无用处的癞皮狗,结果一不留神没看好,让它跑到人家的地盘上撒野,咬伤了人,等到让人提着狗头上门告状来,自己这才知道原来家里这条一无是处的癞皮狗居然还有这样的能耐!

  怪不得,当初木兰围场的刺杀他查到买凶的银子是从成国公世子一房支出去的,敢情不是白锦玥,而是这货!

  于是萧续亲自坐镇,锦衣卫独家珍藏的七十二道酷刑才亮出第一道,宴浚就很没骨气地哭爹喊娘,招了个一干二净,就连他平时爱穿什么颜色的裤衩都差点事无巨细地告诉了锦衣卫……

  宴浚所招认的和皇后所言的完全吻合,于是当天晚上,锦衣卫大牢里悄悄地抬出了一卷破席,用小板车载着,悄无声息地运倒了城外树林的乱葬岗……

  次日一早,锦衣卫指挥使卓彦堂向皇上禀报,成国公世子宴浚被狼咬伤,因伤势过重,最后以戴罪之身死在大牢中。

  成国公还未来得急抒发一下丧子之痛,便被皇帝宣召入宫,谁也不知道圣上对成国公说了些什么,只知成国公回府后大病一场。

  而这场病迅速地要了成国公的命,他在临死前上奏,将国公爵位传给自己的庶长子宴清。

  萧续大笔一挥,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就写了一个允字。

  至于那个高高在上的国公夫人杨氏,宴清和萧续不愧是心腹君臣,对待讨人嫌嫡母都手段都是一样的,眼不见为净,宴清对着萧续有样学样,将杨氏打包送回了晏家的祖居之地,任她自生自灭。

  至此,成国公府改头换面,锦衣卫同知天子近臣宴清,成了新任成国公,满身荣耀,人们也早忘了这位年轻的国公爷是曾经早他们鄙视厌弃的卑微庶子,一时间媒人都快踩断了成国公府的门槛……

  作者有话要说:  有很多小天使说晏浚为了个肚兜刺杀皇后,蠢到不可思议,在这里蠢作者解释一下,没错,对于晏浚这个人设来说,这种事他干得出来。

  他被传成一个举世翩翩的大才子,其实就是个被宠坏了的大草包,唯我独尊,全天下老子最棒,谁敢对不起我就都去死!

  他三次刺杀,第一次因为原主死了而女主毫不知情让他混了过去,第二次他老婆给他背了黑锅,所以才会有大胆的第三次,在他眼里白锦珈死了就天下太平了……

  至于说在宫中刺杀皇后,因为他是喝醉了,重点加粗,喝醉了,此时他心里只想弄死女主,没有其他想法,酒精上脑,仇人见面,才会干出在别人眼里蠢到家的蠢事。

  至此所有伏笔都埋设完毕,该交代地也都交代了,接下来,正式进入掉马剧情,好激动~好期待~

  第64章 回归

  弘德六年, 盛文帝励精图治, 四海之内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而帝后恩爱至今, 成了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百姓们在安居乐业之下,也乐得传颂帝后的美名。

  京城作为天子脚下, 更是安稳富足,如今一事入秋之际, 正是一年之中丰收的好季节, 且今年老天眷顾, 收成格外的好。京城西郊鹿鸣山脚下那近千亩的良田里金灿灿一片,俱是那饱满沉淀的麦粒将麦穗压弯了腰,佃农们脸上是藏也藏不住的笑,干劲十足地在地里收割着丰收的喜悦。

  西郊的鹿鸣山因常能听到呦呦鹿鸣而得名,山上有座远近闻名的千年古寺——龙华寺, 山下散落着三四个小村庄, 而近些年来山下的那个农庄和近千亩良田也为百姓们津津乐道。

  据说这个庄子和千亩良田原是虞老将军给女儿的陪嫁, 这位虞家小姐难产去世后就将这份陪嫁留给了自己的长女, 也就是现在的皇后娘娘。

  这附近的老百姓总是对这个庄子津津乐道,要知道这可算是当今皇后娘娘的陪嫁呀!那个独宠后宫,和当今圣上举案齐眉羡煞大盛万千少女、少妇加老妇的皇后娘娘!

  现如今这庄子由皇后娘娘的一位姓丁忠仆以及丁家一家子在看管着,主事的是一位和蔼但精明能干的中年大嫂子,大家伙都亲切地称她为丁婶子。

  庄子上将这近千亩良田一部分承包给附近的佃农们,每到田里庄家丰收时庄子上会按定额抽成, 剩下的便归佃农们所有,还有一部分精田由庄子自己打理,雇了人种些蔬菜瓜果,还养了不少牛羊家畜。不管是哪一种,庄子的管事心善,给的分成和工钱都十分可观,附近几个村子上的村民们几乎都在庄子上找活敢或是干脆承包一两亩地自己种。

  想今年这样的丰收年,粮食多了,庄子抽成后留给佃农们的也就多了,所以大家都是干劲十足,男人们每天天不亮便早早下地割麦去了。

  这天天色还蒙蒙亮,桃李村的佃农朱大嫂便也准备妥当随她家要去庄子上上工的男人一起出来门,她手里挎着一个小竹篮,里面是一些针线剪子,庄子上除了男人们事农外,还会时不时派些纺活、绣活让村里的女人们去庄子上干活,给的工钱比市面上倒卖绣品的价格还要高上好几个铜板,村子里的女人无事时都回去庄上谋些活计补贴家用。

  今日朱大嫂便是要去庄上做绣活,她绕出自己家的小院子,转身来到邻家那间有些破旧的小木屋前敲了敲门,高声问道:“月娘可是起了?”

  不多时,木门被吱呀一声打开了,随着小木门的缓缓推开,里面露出了一张瑰姿艳逸的美人脸,她和朱大嫂一样穿着粗糙暗沉的粗布麻裙,同样的未施粉黛,只是简单地挽了一个发髻用一根色泽暗沉的银簪固定着,却依旧掩饰不住她的绝色之姿。

  哪怕之前已经多次和这位月娘有过接触,朱大嫂却依旧有些看呆了,她们这样的小山村何时见过这般美人,这月娘若是好好打扮一番,换上绫罗绸缎,那绝对可以把京城中那些贵人家的夫人太太们给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