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节(2 / 2)


  如意看见谢长晏的表情变化,当即急了:“你在想什么?啊!你也那么想对不对?哼,我真是看错你了!你果然跟寻常妇人也没什么两样!”说罢,他怒冲冲地挥鞭驾车走了。

  “等、等等……我什么都没说啊!”谢长晏愕然。

  郑氏和商青雀双双莞尔。

  “娘,商姐姐,我真的什么都没说。而且那种流言,我没有相信啊!”

  商青雀道:“小公公气消了自会回来,不用担心。咱们进去吧。”

  一座白玉石雕刻的五间六柱十一楼牌坊耸立在山门之前。抬头望去,玉带一般的台阶往山上蔓延,两侧树旁系满了灯笼,华灯若乎火树,炽百枝之煌煌。

  有婉转绵长的歌舞声从山上传来,比起山下街市的喧闹,别有一番风味。

  谢长晏担心商青雀,便始终扶着她。商青雀垂头看着她的手,眸光中异色涌现,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没有说出来。

  台阶共计九十九级,上去后是一大片地势较缓的草地。燕国国风开明,男女并无大碍,俱是按亲疏分拨而坐。中间有一条小溪流过,正适合曲水流觞之用。有仆婢穿流其中,煮茶倒酒,好不热闹。

  谢长晏三人到时,喧嚣声立止,众人纷纷扭头侧望。

  谢长晏立刻联想到了自己身上的红衣,为何人人似都认得自己,是衣服的缘故吗?

  “走吧。”商青雀暗中一握她的手,领着她继续前行。

  她们从众人座前走过,一直到最上游,那里有一块单独空出来的草地,上面摆了几案瓜果。

  商青雀带她入席,让她坐了主位。谢长晏终于确定:这果然是特地给她留着的。

  偌大的山上至此悄寂无声,无数道目光凝聚在谢长晏身上,令她有些不自在。一想到这种不自在自此后将永远存在,心中不禁越发无奈了起来。

  成为世间最令人瞩目的女子,感受如何?

  如果问一年前的谢长晏,自是欢喜。但问现在的谢长晏,答案只剩下了无奈。

  谢长晏无奈地环视着下方众人,一片陌生面孔,不见荟蔚郡主和那名叫方宛的少女,看来是被禁足了。

  这时商青雀淡淡一笑,对远处的一名男仆道:“俊儿,去,将你家公子桌上的酒取一壶过来。”

  那名男仆愣了愣,随即走到一张席案前,跟在座的一位年轻公子低声耳语了几句。那公子笑了起来,提拎着酒壶亲自起身走向她们。

  此人不过弱冠,一身白衣看似低调,被灯光一映,却呈现出用银丝绣制的忍冬花纹,流光溢彩。而他的眉眼更是俊秀,顾盼间含情脉脉。

  谢长晏不禁暗想:此人长得才像传说中一个眼神就能勾走少女心魂的鹤郎啊!风小雅应该跟他换换脸。

  “在下李东美,拜见青雀夫人和……”他的目光在谢长晏脸上盈盈一转,笑了起来,“谢姑娘。这壶婆娑酒能入贵人之眼,是东美的荣幸。”

  说罢,他亲自将三人面前的酒杯斟满。

  他的衣袖十分宽大,做起这些事来却丝毫不嫌累赘,端的是风度翩翩。

  谢长晏注意到下面好些少女看着他的目光里,都带着倾慕之色。啧啧啧,果然这才应该是鹤郎啊。

  商青雀对她道:“李公子的婆娑酒乃玉京三宝之一,姑娘可品尝看看。”

  谢长晏当即捧起酒杯浅呷了一口。酒浆甘甜中带着些许酸,咽下去后还觉舌底生津,确实与众不同。

  商青雀介绍:“婆娑呕吟,鼓掖而笑。东美公子酿此甜酒,专为赏舞用。”

  谢长晏扬了扬眉毛,露出些许诧异之色。“婆娑之名是这般由来吗?我还以为是从汉高斩蛇而来——汉高婆娑巨醉,故能斩蛇鞠旅。”

  李东美本在笑的,听了这话一愣,眼底异色一闪而过,随即尴尬笑道:“谢姑娘此言羞煞李某。甜酱果酒,仅为娱乐,怎比高祖英武。不敢当,不敢当。”

  谢长晏放下酒杯,微微一笑:“既如此,舞在何处?”

  “说得是。”李东美忙转身招呼道,“乐起舞来,继续继续。”

  话音落后,鼓乐渐起,乐音一起,舞姬开始起舞,山上又恢复了先前的融融之氛。

  李东美向谢长晏行了一礼后回去入座,继续与友人谈笑风生。而众人也终于不再直勾勾地盯着谢长晏看,重新开始玩闹起来。

  第17章 由人心生(2)

  谢长晏松了口气,一边品尝婆娑酒,一边问商青雀:“玉京三宝,还有两样是什么?”

  “陛下的蝴蝶,鹤郎的乐。”

  谢长晏愣了愣:“什、什么?师兄的什么?”

  商青雀迟疑了一下,才答道:“夫君曾言,既然名叫风小雅,就得精通乐律,免得辱没此名。草木居的西墙外,有一道风景,叫作‘听风集’。”

  “什么意思?”

  “就是来听风小雅奏乐的集会。一些人寻常无事在那儿蹲着,偶尔夫君兴起在墙内弹奏,他们在墙外也能听得到。”

  谢长晏“扑哧”一笑。

  “陛下的蝴蝶不可见,鹤郎的乐偶可闻,东美公子的酒却是寻常人也能喝的。”

  谢长晏奇道:“为何?”

  “他公开了酿酒的方子,人人都可照着酿制,味道无二。只不过,我们要的这一壶,却是他亲手酿的,意义不同。”

  谢长晏听了此中逸事,再饮此酒,便觉得多了许多情趣。看来这位东美公子,也着实是个妙人。不过,更妙的还是师兄啊。

  “可我从未听师兄弹奏。下次再见时少不得要求上一求了。”谢长晏满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