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5节(1 / 2)





  可是,怎么能巧成这样?那个姜晓菱随便寄过来一点什么东西,都正好是这边缺少的?

  邵洋的脑子里一阵嘤嘤嗡嗡,越想越乱,一时间自己都闹不清楚在想些什么了。

  而这时,在确定那份报纸正好是自己所缺的之后,杨燕收的眼睛都要笑没了。

  他激动的用手抚摸着那份报纸,邵洋觉得,他当初摸他刚出生小孙子的脸蛋儿时都没有现在这么充满爱!

  “邵洋,这报纸你从哪儿弄的,出售吗?”杨燕收终于平静了下来,开口问道。

  邵洋挠了挠头:“卖……吧?”

  “什么叫买吧?到底是卖还是不卖?”杨燕收有点着急的问道。

  “就……应该是要卖的。哎呀,我也不是很清楚,就还是那个朋友,之前委托咱们卖邮票的朋友。她寄了这张报纸给我,让我找人鉴定一下。我这不就跟您拿过来了吗?她既然找人鉴定,那应该就是要卖了。反正我是这么觉得的。”

  邵洋实在是自己也闹不清楚,干脆一五一十的都交待了出来。

  听他这么说,杨燕收沉吟了一下。

  然后开口说道:“这事儿我也不瞒你,没有瞒你的必要。

  这张报纸确实是我们需要的。我们系资料室一直在搜集各时期有特殊事件记载的报纸,杂志,但运动时期的资料太过于难找,我们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全。

  可我们需要并不代表着它的实际价值就很高。这个时期的报纸,现在市面上并不稀少,只是不可能很全罢了。

  它们通常的收购价格在几十块钱到一两百块钱之间,根据品相定价。”

  “当然,”他用手指了指桌子上的那张:“这张品相已经很好了,卖个一百两百块钱的应该没问题。但是前提条件是,得有人愿意买。”

  邵洋点了点头。

  他觉得自己是明白杨伯伯话里的意思的。

  就好像那个人的店铺里还有一些火花,烟标,即使不懂,邵洋也能够看得出那些保存的都很好,也很漂亮。

  喜欢的人看到它们一定会非常高兴,可是像他这种没有这种爱好的人,看见了最多说一声好看,但要让他掏钱去买那是不可能的。

  这报纸,应该也是这种情况。

  “那,这张您要吗?”他想了想,又出声问道。

  “要!”杨燕收回答的干脆利索。

  “你回去跟你那个朋友说,这张报纸我按照市面最高价,两百块收他的。如果他有我本子上记录的这些,我也以同样价格收购。对了,你再问问他那里有没有什么特刊……”

  “你等等啊!”杨燕收越说越兴奋,索性又站了起来,走到边上的书柜前一通翻找。

  边找边饶有兴致的问道:“邵洋,你这朋友是干什么的?他怎么有这么多老东西?按说你们这个年龄,喜欢收集这些东西的人,应该不多啊?”

  这话让邵洋怎么接?

  他也想知道对方是什么人啊!

  他有点尴尬的揉了揉鼻子:“我和那人也不熟。这不是还是沾了您老的光,人家都知道我和您熟,就人托人托到我这儿来了。要不然,人家认识我是谁啊?”

  杨燕收点了点头。

  这也是他意料之中的。

  在他的概念里,邵洋还是小孩子,他的朋友圈里按道理不应该有这样的人。

  如果是按照他现在这样的说法,就更说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