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九章 汉家苗裔(2 / 2)

“那么你妻子可能同意?”

“朵耶不管这些的,”道信更加开心,笑眯眯地说道,“她只要能陪着我东奔西走,就满足了。”

玄奘摇了摇头,这样的商队能赚大钱,才真是见鬼了呢!

出城往西南方向行了十余里,迎面又出现了一座城堡。

“这一带的城邦倒是不少,”玄奘看着城堡,沉吟道,“不知那又是一座什么城?”

摩咄以手遮额,看了一会儿,喃喃说道:“大概到小孤城了。”

“小孤城?”玄奘觉得这名字有些古怪,“呾逻斯城离此仅十余里,它可不算孤啊……为什么叫这么个名字?”

“这我也不大清楚,”摩咄道,“只听说,名字是城中居民起的。”

“弟子知道,”阿克多突然插言道,“这座城里住的都是汉地之人。”

“中原汉人?住在这里面?”玄奘更加觉得不可思议。

“弟子年少时曾随商队到过这一带,”阿克多解释道,“那时就听人说,这里的中原汉人不服大汗管辖,占领了这座小城,和汗国对抗。大汗一直很生气,只因这些年来忙于其它战事,无暇顾及这里罢了。”

玄奘虽是高僧,到底凡心未泯,听到这里竟然有故乡同胞,不禁心头发热,喃喃自语道:“中原距此万里之遥,他们如何到了这里?”

“弟子不知。”阿克多道。

见玄奘目不转睛地看着那座城堡,摩咄在一旁笑道:“法师,我看咱们就不必进去了。反正今天一大早才从呾逻斯城出来,眼下又不需要再补充什么。从这儿往西,再走四五天路程,就到白水城了,那座城市比呾逻私城更加繁华,咱们直接往那里走便是。这小孤城巴掌大的地方,没啥好看的。”

玄奘摇摇头:“这里既有故乡之人,岂有不去拜望之理?不过达官说的也有道理,我们这么多人,都去确实不便。这样吧,玄奘带道诚前去,你们与商队先到白水城等我们。”

“那样也好。”摩咄倒是无所谓。

玄奘将叶护可汗赠送的礼物打开,取出几匹上好的绫绢放在马上,准备作为送给城中同胞的礼物。

“我也跟师父去!”道通突然说道。

道信走过来,拉住他的手道:“你又不是中原人,跟着凑什么热闹?不如跟二师兄先去白水城,师兄有好玩的给你看。”

“什么好玩的?”道通立即被吸引了。

这小孤城的城门不大,两边各站着一名守卫,他们身着突厥人常穿的短褐,手执弯刀,看上去亦军亦民。

见此情形,玄奘有些犹豫——摩咄说过,这座小城正在与突厥人对抗,不知会不会允许陌生人进去?

正思忖间,一个牵骆驼的老人从他师徒身边擦身而过,这老人虽然身穿窄小的毡衣,却是面白目平,胡须疏短,一看便知是中原地区的人。

玄奘上前施礼,用汉语问道:“请问老檀越,这里便是小孤城么?”

老人闻言一怔,停了片刻,方才用粟特语答道:“你是哪里来的沙门?我听不懂你的话。”

玄奘温言道:“老檀越莫怕,贫僧是从中原来的。”

老人又将玄奘师徒细细打量了一番,目光中露出几分惊讶:“你们是中原汉人?可是,中原距此万里之遥,你们怎么能走到这里?”

玄奘笑道:“凡是有人的地方,中原人都走得到。”

老人愣了一下,又问:“莫非,你们是游方僧人?”

“正是,”玄奘答道,“贫僧是东都洛阳人氏。”

“洛阳……”老人身子微微一颤,用不甚流利的汉语喃喃说道,“听祖父说,那儿可是世所罕见的繁华之地啊……”

说到这里,脸上已现出神往之色。

见这老人果然是中原苗裔,玄奘不禁心生亲近之意:“贫僧法号玄奘,这位是小徒道诚。敢问老檀越尊姓?”

“小老儿姓陈,”那老人道,“单名一个清字。”

“阿弥陀佛,”玄奘双手合十,有些激动地说道,“不想老檀越与贫僧还是同宗。”

“原来大师也姓陈,”陈清惊喜道,“这可真是天大的缘法了!但不知大师为何要离开中原繁华之都,到这个荒凉的地方来?”

玄奘答道:“贫僧是去天竺求经的,路过此地,听人说起这里有故乡人居住,心中欢喜,便想到城中拜望,惊扰之罪,还请勿怪。”

陈清垂泪道:“大师说哪里话来?我们自祖辈被突厥人掳掠来此,至今已历数代,虽然生长他邦,无不心怀故国。今日上天垂怜,竟能在此遇到故乡之人,怎不令人感怀啊!”

说到这里,泪如泉涌,玄奘也不禁潸然泪下。

停了一会儿,老人用衣袖擦了擦眼泪,道:“大师既然到此,理应到家中稍住,也让小老儿尽一尽地主之谊。”

玄奘赶紧说道:“不敢惊扰,只求老檀越伴我们师徒在这城中游览一番,我们还要赶路西去。”

于是,陈清便向城门守卫说明情况,将玄奘师徒带入城中,并带他们游览全城。

“这里原是座荒城,不知多长时间无人居住了,”陈清边走边聊起这座小城的历史,“听祖父说,当初他们被掳来时,受尽突厥人的欺凌压榨,稍有反抗,就遭杀戳。后来实在是忍无可忍,就集中起来,想一道还乡。谁知走到这里,又遭遇到突厥骑兵的阻隔,幸好那些家伙人数不多,我们的祖辈才得以占了这座荒城,取名小孤城,自成一国,以三百户汉人孤零零地存活于群胡之中。”

“那么突厥可汗后来就没有再派兵来吗?”玄奘觉得有些奇怪。

“有是有,但人数很少,”陈清道,“祖父说,那些突厥人野心勃勃,他们有更大的地盘要占,顾不上我们这些小鱼小虾。我们这三百户汉人也在城中做了些防范,这些年来,虽偶有突厥兵前来骚扰,倒也没造成多大伤害。只是小老儿自幼生长在这小孤城,如今已过花甲之年,还从未见过中华之土,怕是日后也难见到了。”

玄奘心里一动,从怀里取出一个褐色的小布包,对老人道:“贫僧当初离开长安时,取了这包关中之土,随身携带,以慰思乡之情……”

话音未落,就见陈清身体一振,双手接过布包,便去解那上面的丝带。他的手有些发抖,因而费了很长时间才解开。

看着包中的黄土,老人不禁泪如雨下,扭头对路上的行人喊道:“你们快来看啊,这便是中华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