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三章 昭武九姓(2 / 2)


他没有在这些城池多做停留,而是加快了步伐赶路,满心希望能快些到达天竺,却不知这里距他的目的地还差得远呢。

连续赶了一千多里路,他们到达了怖捍国。

这是一个奇怪的山地国家,说它奇怪,是因为这里的语言迥异于这一路的其它国家。居民的性格勇武刚健,外貌却长得丑陋不雅。这里群山环抱,气候寒冷,土地肥沃,花果众多,又适合繁殖羊马,原本是个不错的地方。可惜由于国中没有能够统辖全境的君王,各部酋长和地方豪强彼此争强,互不相让,几十年来打斗不休,他们凭借着河流和天险来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而在这些地带,玄奘等人时时可见战死的尸首。

一行人马不停蹄,晓行夜宿,这一日来到窣堵利瑟那国。

这个国家周围一千四五百里,东临叶河,与赫时国相对,国土面积却比赫时国更大。叶河发源于葱岭北部,水流浩瀚浑浊,十分湍急。这里的土质、居民的风俗与赭时国相仿,只是因地处高原,草场遍地,国内百姓多以牧业为主,四处迁徙,居无定所。

窣堵利瑟那国倒是有自己的君王,不过也臣服西突厥。国王与僧众听说玄奘一行到此,十分恭敬,热切期望法师能留下来讲经弘法,与国中僧俗广结法缘。但玄奘想到这一路之上已经耽搁太久,不愿多做停留,只在寺院内讲解了一天《般若经》,便又上路了。

再往西南,便进入了昭武九姓国的境内。

“何为昭武九姓?”摩咄显然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称。

玄奘道:“听说这里的国王来自葱岭东部的月氏国,本姓温,旧居中原祁连山北的昭武城,后来被匈奴破围,举家西逃,过葱岭,在此地建立了月支国。隋朝时,此国又分裂成九国,各自独立,他们的国名依次是:康国、东安国、中安国、西安国、发汗、米国、史国、何国、乌那曷、穆国和漕国。由于都姓昭武,因而又被称作昭武九姓。”

“奇怪啊,”阿克多搔了搔头,“我以前也曾来过此地,怎么没听说过这些名字呢?只知道前面有喝捍国、捕喝国、伐地国、曲双尼加国什么的。”

“你说的这些就是昭武九姓国里的,”玄奘解释道,“喝捍国便是东安国,捕喝国便是中安国,伐地国便是西安国,曲双尼加国便是何国。同一个国家,中原地区同西域地区叫起来并不相同。”

“原来是这样。”阿克多恍然大悟。

摩咄回头问道:“既然这些国家的国王都是中原苗裔,法师可要一一拜访?”

玄奘摇头道:“那要耽搁多少时间?还是赶路要紧。”

他们迅速通过了这一连串的小国,天气渐渐转寒,前方又出现了一个叫霍利习弥加国的国家,该国又称火寻国,地连咸海,是玄奘西行所经过的最西边的国家。

从火寻国开始,玄奘不再往西南行,而是取道东南。

这一日他们渡过缚刍河,南行五百里,抵达货利习弥伽国。

自打离开飒秣建国,众人已经马不停蹄地行走了两个多月,人马俱已精疲力竭,因而摩咄提议,在此歇息数日。

玄奘叹道:“我知道你们都很辛苦,我何尝又不想歇息几日?只是时令已至深秋,如果不能趁着现在天气还好多赶些路,冬日一至,大雪封山,路便难行了。”

摩咄想想也是,于是便不再坚持,一行人在货利习弥伽国仅停留了一宿,便又向着东南方向进发了。

再行三百余里,经羯霜那国,便进入乱山丛中,四周峰峦重叠,像波涛起伏的大海一样,蔚为壮观。山间白雪皑皑,绝少人行。奇怪的是,脚下却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向前延伸,不知通向何方。

众人在这艰险的小路上一脚高一脚低地走了十几天,也没能走出这群山的迷魂阵。沿途既未发现人烟村落,又缺少水草干粮,着实感到疲累难支了。

“这是什么地方?”面对夕阳下的群山,玄奘以手遮额,自言自语道。

“谁知道这是什么鬼地方?”在山区走了那么久,脚掌都磨烂了,还没走出去,摩咄也不禁有些心浮气燥,“对了阿克多,你去过的地方也不少,可知这是什么地方吗?”

阿克多想了想,道:“弟子猜想,快到铁门峰了。”

“啊哈!我知道了,”摩咄一拍手,“过了铁门关,就是睹货逻国的地界了,那里可是人烟绸密的繁华之地,而且当地的人虔信佛法!”

“可是,我们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到达铁门关,”阿克多并不乐观,“这一带地形太复杂,很容易迷路。我也只在多年前走过一次,记得前面有个山谷叫什么黑豹之口的,上面的栈道年久失修,极为险恶,行人稍有不慎,便会掉落下去。”

“喂!我说你小子别吓唬人好不好?”摩咄不满地说道。

玄奘抬起头来,太阳已经完全落山,头顶迅速聚拢着翻滚的乌云,巨大的阴影仿佛遮住了全部的天光,周围越来越暗,浸着寒意的山风让他禁不住打了个冷颤。

“快下雨了,”他说,“我们就在这里宿营,找个不易被山洪冲到的地方。”

阿克多等人也都有此意,回身招呼士兵们迅速下马,取出简易的帐篷,选择了一处高地安营扎寨。

谁知这里的雨来得极快,没等帐篷搭建完成,雨水便夹着冰渣劈头盖脸倾泻而下,将每个人从里到外浇了个透,露在外面的脸和手被刀子般的冰渣划得生疼。

黑夜迅速降临,山谷里弥漫着扰人心绪的雾霭,数丈开外的东西全都变得模糊不清,枝蔓横行的树枝上布满苔藓,在黑暗中看起来犹为恐怖。

一通手忙脚乱,总算搭建好了营地,大伙儿赶紧带着马匹缩进了帐篷里。

夜晚的降水很快便将帐篷浇湿,好在风不甚大,每个帐篷里都拢起了一小堆火,上面架上陶罐烧着热水,拉卡纳又往火里扔了几块石头,大家聚在一起烤火聊天。

“这鬼天气,去飒秣建国之前还热得要死呢,怎么突然间就变得这么冷!”摩咄将手缩在袖筒里,骂道。

拉卡纳笑道:“达官不要着急,再过一会儿,等石头烧热了,就暖和了。”

“是啊,”阿克多道,“怎么说咱们还有帐篷呢。”

“幸好如此。”摩咄不再抱怨,把手伸出来,放在火上烤着。

望着眼前金红色的火苗,玄奘不禁想起了飒秣建国,想起了圣火坛中的火焰,想起了拜火教的祭司们,于是轻轻说道:“温暖,其实是对严寒的一种宽恕。”

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有些担忧——已经进入九月天了,一路之上时有降雪,也不知何时才能走出这高山地带,若是等到大雪封山还走不出……

过凌山时的惨痛情景顷刻间又浮现在脑海里。眼下,他只有在心中默默地祈请佛陀保佑。